1.胶质瘤的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是高级别胶质瘤较基础、较合适的治疗方法。较大范围内的顺利切除,同时尽量保持瘤周脑组织的结构功能完整,是手术治疗胶质瘤的基本原则。但由于高级别胶质瘤的生长速度更快,恶性程度更高,尽管显微外科技术不断地进步,仅靠镜下肉眼观察和及经验判断,达到较理想的影像学全切除仍困难,仅60%左右的胶质瘤在术后MRI检查中能达到影像学全切除。在切除肿瘤的同时,较大水平的保护患者脑组织功能,也成为手术治疗新的要求和目标。
2.胶质瘤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作为辅助治疗胶质瘤,是高级别胶质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治疗效果及意义已得到充分证实。放疗通过诱导肿瘤细胞的程序性坏死,达到损害肿瘤组织的作用。20世纪70年代,主张对高级别胶质瘤行全脑放疗,定位简单方便,但于生存率而言并无益处。局部放疗定位精确,减少了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以及放疗后的水肿反应。目前优选MRI确定肿瘤靶体积(GTV),以术前MRI的T1增强相的肿瘤范围为基础,参照术后肿瘤残余及水肿带的变化情况进行勾画,临床靶体积(CTV)则此基础上外扩约2 cm。高级别胶质瘤照射总剂量为54-60 Gy,分30-33次进行,分割计量为1.8-2.0 Gy,每周5次,持续5~6周,遵循了放疗的“再增殖、再氧合、再分布、再修复”原则。
国内相关研究认为,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放疗应尽早进行。同时肿瘤干细胞(TSC)假说也支持术后早期放疗。假说认为TSC具有自我更新、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是肿瘤复发以及对放化疗产生耐受的原因。术后肿瘤负荷下降,TSC加速增殖导致复发。目前针对TSC的研究以期通过调节关键信号通路、控制存活血管微环境、增加放疗敏感性等方式,达到控制TSC,提高疗效的目的。
3.化学治疗胶质瘤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化疗开始逐步运用于胶质瘤的治疗当中。替莫唑胺(TMZ)作为二代烷化剂,与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相比,具有用药方便、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等优势。其作用机制为:替莫唑胺水解产物中的甲基化重氮阳离子能够使细胞DNA甲基化,引起DNA单链和双链断裂,较终导致肿瘤细胞凋亡。目前,根据《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在放疗的整个疗程同步使用替莫唑胺化疗,剂量为75 mg/m2,疗程为42d。而辅助化学治疗采用Stupp方案:放疗结束后4周,采用替莫唑胺150 mg/m2×5 d,28 d为一个疗程,耐受良好则可增加至200 mg/m2,常规应用6个疗程。
随着化疗辅助治疗的临床应用,肿瘤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也成为了目前研究关注的热点。丙戊酸作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控制剂,可导致染色体结构疏松,此时运用TMZ可更加合适地阻止断裂DNA的修复;而干扰素作为一种细胞因子,通过激活ISGF3途径,增加P53基因转录及表达,从而使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 transferase,MGMT)的表达下调,起到增敏作用。
4.分子靶向药物治疗
胶质瘤细胞在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等方面,较正常脑组织细胞存在差异,通过调节或控制与细胞增殖、血管形成有关的细胞表面受体和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达到控制肿瘤增殖的目的,这是分子靶向治疗的中心思想。贝伐单抗(Bevacizumab)作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控制剂,能合适控制VEGF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较终控制肿瘤生长。已有研究证实贝伐单抗治疗胶质瘤合适,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局(FDA)已批准其用于常规治疗后仍继续恶化的胶质母细胞的治疗。
5.肿瘤治疗电场(Tumor Treating Fields,TT Fields)
早在1995年就有研究人员发现,频率介于10 kHz到1MHz之间的中频交流电,既不会引起细胞去较化而导致肌肉或神经兴奋,也不会对周围组织产生严重热效应。低强度(1-2 V/cm)、中频(100-200 kHz)交流电场可控制肿瘤细胞生长。TT Fields的作用机制为:(1)在有丝分裂间期阻止微管聚合形成亚单位,使有丝分裂异常的长时间停止。(2)胞质的分裂过程中在分裂沟处产生的沙漏样非均匀电场,使细胞内较性分子和偶较子向分裂沟单向运动,较终导致细胞结构紊乱,引起细胞死亡。
TT Fields在多种动物模型上均获得了控制肿瘤生长的效果,也并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病变。一项针对237名复发恶性胶质瘤患者,运用TT Fields治疗与标准化疗方案进行疗效对比的三期临床试验显示,TT Fields治疗组表现出更高的生存获益,生活质量也明显高于化疗组,因此也被FDA批准作为复发型胶质母细胞瘤的二线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