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脑肿瘤

一文读懂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严重性!

栏目:脑肿瘤|发布时间:2025-03-05 19:15:30 |阅读: |一文读懂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严重性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其严重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出血风险、治疗的复杂性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等。

  点击阅读INC巴特朗菲教授脑海绵状血管瘤相关病例及研究:「千里转运」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女孩的生命奇迹列车已进站...

一文读懂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严重性!

  一、神经功能影响

  (一)中脑的重要神经结构

  动眼神经核与滑车神经核

  中脑包含动眼神经核和滑车神经核,这些神经核团负责眼球运动的控制。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存在可能直接压迫或侵犯这些核团,导致眼球运动功能障碍。例如,患者可能出现上睑下垂、眼球内收、外展、上视或下视困难等症状。动眼神经核损伤较为常见,患者可能表现为一侧眼球不能向上、向下或向内运动,同时可能伴有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这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视觉功能和面部外观。

  红核与黑质

  红核和黑质在运动调节中起着关键作用。红核参与躯体运动的协调,黑质与多巴胺的合成和释放有关,对运动的启动、调节以及肌肉张力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海绵状血管瘤对红核或黑质的影响可能导致锥体外系症状,如震颤、肌张力异常(增高或减低)、运动迟缓等。患者可能出现手部不自主震颤,影响精细动作的完成,如书写、扣纽扣等;肌张力增高时,肢体活动僵硬,而肌张力减低时,肢体则会显得软弱无力,这些症状严重干扰了患者的正常运动能力。

  网状结构

  中脑的网状结构对维持意识状态、调节呼吸和心血管功能等具有重要意义。海绵状血管瘤如果累及网状结构,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同时,还可能影响呼吸和心率的调节,出现呼吸节律不规整、心动过速或过缓等情况,这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直接威胁。

  (二)传导束的损害

  皮质脊髓束

  皮质脊髓束是大脑皮质控制躯体运动的主要下行传导束,从中脑经过。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可能压迫或破坏皮质脊髓束,导致同侧或对侧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肢体无力、瘫痪等症状,从轻到重程度不等。在疾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肢体乏力,如行走时稍感费力,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发展为完全性瘫痪,患者丧失自主活动能力,需要长期卧床护理,这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内侧丘系

  内侧丘系主要负责传递躯体感觉信息,如触觉、本体觉等。当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影响内侧丘系时,患者会出现感觉障碍,包括肢体的麻木、对身体位置的感知异常等。感觉障碍会影响患者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自身身体状态的判断,增加了患者受伤的风险,例如患者可能因为脚部麻木而无法准确感知地面的情况,容易摔倒,导致骨折等其他严重损伤。

  二、出血风险

  (一)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特性

  血管壁薄弱

  海绵状血管瘤是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异常血管团。其血管壁缺乏正常血管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这种结构使得血管壁非常薄弱,容易破裂出血。与正常血管相比,即使在血压没有明显升高的情况下,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血管壁也可能因为局部血流动力学的轻微变化(如血流速度的波动、血管的扭曲等)而破裂。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内部的血流动力学是不稳定的。由于其血管结构的异常,血流在瘤体内形成复杂的涡流和乱流,这不仅增加了血管壁的压力,而且容易导致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异常。这种不稳定的血流动力学进一步增加了出血的风险,即使是在患者休息或进行日常轻微活动时,也可能突然发生出血。

  (二)出血的后果

  急性神经功能损害

  一旦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发生出血,血液会在中脑的有限空间内积聚,对周围的神经结构产生急性压迫和破坏。这种急性神经功能损害往往比血管瘤本身缓慢生长所造成的损害更为严重。例如,患者可能在出血后突然出现严重的肢体瘫痪、感觉丧失、意识障碍等症状,甚至可能因为脑干功能的急剧恶化而危及生命。

  再出血风险与预后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初次出血后,再出血的风险会显著增加。研究表明,初次出血后的患者在未来几年内再次出血的概率较高。多次出血会导致中脑的神经结构受到反复的破坏,患者的预后往往较差。即使患者在多次出血后幸存下来,也可能会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如长期的瘫痪、认知障碍等,需要长期的康复治疗和护理。

  三、治疗的复杂性

  (一)手术治疗

  手术风险

  中脑的特殊解剖位置使得手术风险极高。中脑位于颅底深部,周围有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传导束以及血管结构。手术过程中,任何微小的失误都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例如,手术器械对中脑组织的牵拉、切割或热损伤等都可能影响动眼神经核、红核、皮质脊髓束等重要结构,造成患者眼球运动障碍、运动失调、肢体瘫痪等不可挽回的后果。

  手术入路选择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是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手术的关键挑战之一。不同的手术入路(如经颞下 - 天幕入路、经枕下 - 小脑幕入路等)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血管瘤的具体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来确定。然而,无论选择哪种入路,都难以完全避免对中脑周围结构的影响。而且,手术入路的操作空间狭小,要求手术医生具备极高的操作技巧和丰富的经验,以在复杂的解剖结构中准确找到并切除血管瘤。

  (二)放射治疗

  不完全治愈与并发症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如伽马刀等)虽然可以作为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一种治疗选择,但存在不完全治愈的问题。放射治疗的原理是通过高能射线破坏血管瘤的血管内皮细胞,使瘤体缩小或停止生长。然而,部分患者在放射治疗后可能仍会出现瘤体继续生长或再次出血的情况。此外,放射治疗还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如放射性脑损伤,包括局部脑组织的水肿、放射性坏死等,这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

  长期效果的不确定性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放射治疗的长期效果存在不确定性。在治疗后的数年甚至数十年内,患者需要长期随访观察。虽然在短期内可能看到瘤体缩小或出血风险降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如瘤体的复发、迟发性放射性损伤等。这些情况使得放射治疗的长期疗效难以准确评估,也增加了患者治疗后的心理压力。

  四、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身体功能受限

  运动与感觉障碍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导致的运动和感觉障碍严重限制了患者的身体功能。肢体瘫痪或无力的患者无法独立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穿衣、洗漱、进食等,需要依赖他人的帮助。感觉障碍(如肢体麻木)使患者在操作物品时缺乏精确的感知,容易发生意外,如烫伤、割伤等。这些身体功能的受限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他们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视觉与平衡功能受损

  眼球运动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视觉功能,如复视(视物重影)会干扰患者的视觉感知,影响他们的行动安全,例如上下楼梯、过马路等。平衡功能受损(如红核、小脑脚等结构受影响)会导致患者站立不稳、行走困难,增加了摔倒的风险。这些视觉和平衡功能的损害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受限。

  (二)心理与社会影响

  心理压力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由于面临疾病的不确定性、身体功能的丧失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患者可能担心疾病的突然恶化、出血的风险以及治疗后的效果,这种心理负担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进一步降低生活质量。

  社会隔离

  身体功能受限使得患者难以参与社会活动,如工作、社交聚会等。长期的疾病状态可能导致患者与社会脱节,朋友和同事的交往逐渐减少。这种社会隔离会使患者感到孤独、无助,进一步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形成恶性循环,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中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其在神经功能影响、出血风险、治疗复杂性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方面都表现出极大的危害性。因此,对于这种疾病需要高度重视,早期诊断、合理评估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案例阅读:

  突发脑出血!18岁少年勇战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如愿迎战高考

  “孩子,要不,我带着片子过去先看……”母亲担心孩子受到打击,和他商量着,可话还没说完,就被小林打断:“不行,你什么事都不用瞒我,得当着我的面,有什么事情当我面说。我已经长大了,我也有知情权和决策权,我也可以为您分担解忧……”独自自主、自尊心较强的小林无法接受连自己的病情都要被隐瞒。

  这条治疗之路,虽然艰辛,但母子齐心,定能打败病魔!面对镜头,小林母亲异常坚定地说:“主要他比较坚定,我也比较坚定。他是我儿子,只要有一丝希望,再苦,再难,我们也不会放弃!”一直通过网络搜索以及各种病友群的去了解更多信息。他们认识了一位经过巴教授手术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病友,恢复得很好。这也让母子两重新看到希望——”当时我们就觉得找到了救命的人。“

  当然,面对这样一位以前都没有听说过的国外教授,他们还是不敢贸然做出选择。但是这位少年对于重获健康有着强烈的渴望,一家人经过商量后,决定为孩子争取一次机会,于是他们选择远程咨询巴教授。 “脑干(中脑左侧)内的占位性出血明显是危险的,并且已经造成了患者右臂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我认为患者应该接受手术治疗。关于切除率,95%的患者可以达到全切全切。对你的情况来说,大概率是可以全切。手术风险是左侧眼球运动麻痹,概率小于8%,左臂和左腿可能轻度无力,但这种风险很小(1-2%)。如果出现这种手术副作用,恢复情况会很好,是对于如此年轻的病人。恢复时间较长可达2-3个月。不要太担心,因为我在苏州,也是做过很多很多这种类似的手术……点击此处即可查看案例全文

  本文“一文读懂中脑海绵状血管瘤严重性!”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针对任何具体患者的医疗建议。若怀疑或确诊为“脑海绵状血管瘤”,请立即咨询值得信赖的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与肿瘤斗争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深刻理解到,这不仅是一场医学挑战,更是一场涉及希望、毅力和团结的战斗。通过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接受科学的康复指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终将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充满希望的新生之光。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