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学术交流 > 视频专辑

国际颅底主席手术视频演示:经后岩骨入路切除复杂后视交叉性较大颅咽管瘤

栏目:视频专辑|发布时间:2020-02-26 20:38:05 |阅读: 1732次|

  颅咽管瘤的手术对神经外科医师是具有挑战的,是很多鞍上型颅咽管瘤与周围脑组织(特别是下丘脑)紧密相连,更增加了手术的难度,未完全切除患者复发率高,原则上应在尽量保护神经功能下、大水平进行手术切除,颅咽管瘤是目前神经外科肿瘤少见的一种可以通过肿瘤全切手术而获得治愈的肿瘤。

  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主席法国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在以下视频中,展现了一例较大颅咽管瘤并压迫三脑室和视神经通路的手术治疗。

       点击查看视频链接:https://zk.cn-healthcare.com/video-show-18709.html

  术前情况:35岁男士,步态紊乱和认知障碍,视野缺损,全垂体功能减退伴轻度高泌乳素血症

  手术过程:一阶段,通过经神经内镜经鼻入路进行视交叉和神经减压,从而为后续治疗做准备。然而随着肿瘤的加速生长,新的视觉缺陷出现和对下丘脑和三脑室的压迫影响,需要再次手术切除。二阶段,经后岩骨入路(或称后迷路经天幕入路)可以很好地暴露肿瘤和周围解剖结构(三脑室的底部和壁,分支血管,视神经等)。

  在此手术视频中讨论并说明了后岩骨入路有关的技术和详细的术中解剖,包括横窦-乙状窦连接的后部移位,在天幕切开时如何保护静脉结构,肿瘤切除时三脑室底部的辨认和保护,细致的多层次闭合等。

颅咽管瘤

图1后视交叉性较大颅咽管瘤患者肿瘤术前(A,C)和术后(B, D)矢状位增强MR对比,显示肿瘤全切。

颅咽管瘤案例

图2 术中图像: (A)在经后岩骨入路时,横窦-乙状窦连接处的后部移位,为颞叶与后颅窝之间的手术通道(白色箭头)。(B)脚间池蛛网膜的初步解剖分离,肿瘤的暴露。内窥镜辅助可以对手术床进行详细检查(C),以便更好地了解周围的神经血管解剖结构(D)。 CN,颅神经; L视神经N,左视神经; R视神经N,右视神经。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咨询详情,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术后情况:视力、视野恢复正常,没有颅神经麻痹症状,认知功能好转,垂体功能恢复正常。

  Froelich教授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切除方案,为患者多方位而完全地清除肿瘤,大水平地避免术后复发及相关手术并发症的产生。分期手术,保障肿瘤全切并较大保护神经功能,患者正值中年,术后配合辅助放射治疗,患者术前症状得到很大好转,可以如常工作,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观。

  关于Sebastien Froelich教授

颅咽管瘤教授

  后续更多神外手术详解及前沿,尽在“INC国际神经外科学”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资料来源:https://doi.org/ 10.1055/s-0037-1620252

还有疑问?咨询医学顾问点击即可电话沟通

了解更多教授相关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INC官方公众号请点击【INC国际神经科学】到微信上搜索并关注。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以及疑难病例协调等工作。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