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脑肿瘤

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第一天怎么护理?

栏目:脑肿瘤|发布时间:2024-12-18 04:29:05 |阅读: |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第一天怎么护理

  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第一天怎么护理?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第一天的护理需要全面、细致地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伤口、引流管、体位、并发症以及营养和舒适度等多个方面。通过精心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第一天怎么护理?

  一、生命体征监测

  1. 意识状态观察

  术后第一天,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意识是反映患者脑部功能的关键指标。通过呼唤患者名字、简单提问(如询问患者所在位置、时间等)来判断其意识水平。意识状态分为清醒、嗜睡、昏睡和昏迷。

  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由于脑组织可能受到手术操作的影响,如术中牵拉、术后脑水肿等,患者的意识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如果患者从清醒转为嗜睡或昏睡,可能提示颅内压升高或脑灌注不足等问题,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检查,如头颅CT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颅内出血或严重脑水肿等情况。

  2. 生命体征监测细节

  血压:血压的稳定对于术后患者尤其重要。术后血压过高可能会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而过低则可能导致脑灌注不足。一般建议将血压维持在患者基础血压水平上下浮动10 - 20%。使用多功能监护仪持续监测血压,每15 - 30分钟记录一次。如果血压波动超过正常范围,需要寻找原因,如疼痛、情绪激动等,并采取相应措施,如适当镇痛、安抚患者情绪等。

  心率和呼吸: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可能会影响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的调节功能。持续监测心率和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成人呼吸频率为12 - 20次/分钟,心率为60 - 100次/分钟。观察患者呼吸是否平稳,有无呼吸急促、困难或不规则等情况。心率的变化可能提示患者是否存在疼痛、失血、电解质紊乱等问题。例如,心率过快可能是由于疼痛或失血导致的应激反应,需要及时处理。

  二、伤口及引流管护理

  1. 伤口观察要点

  仔细检查手术伤口,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情况。少量渗血(如伤口敷料有少量血性渗出)在术后早期可能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渗血较多,渗湿了多层敷料,或者出现持续不断的新鲜血液渗出,可能提示伤口有活动性出血,需要及时更换敷料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同时,注意观察伤口周围皮肤有无红肿、压痛,这可能是伤口感染的早期迹象。正常的伤口周围皮肤应该是无红肿、无压痛的。如果发现伤口出现感染迹象,需要及时采集伤口分泌物进行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使用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

  2. 引流管护理措施

  如果患者术后留置了引流管(如脑室外引流管、创腔引流管等),要确保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或堵塞。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正常的脑脊液引流液为清亮透明液体,若引流液颜色变红且量突然增多,可能提示有颅内出血;若引流液变得浑浊,可能提示有感染。

  引流装置的高度也需要严格控制。例如,脑室外引流管的高度一般应高于侧脑室平面10 - 15cm,以维持正常的颅内压。过高可能导致引流不畅,过低则可能引起过度引流,导致颅内压过低,引起头痛、头晕甚至脑组织移位等并发症。

  三、体位护理

  1. 合理体位选择的依据

  术后第一天,患者的体位对于预防并发症和促进恢复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患者未完全清醒时,应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避免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当患者清醒后,根据手术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调整体位。对于大脑镰旁脑膜瘤手术患者,通常可以抬高床头30°左右。这种半卧位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因为头部抬高后,重力作用可使颅内静脉回流增加,从而减少脑组织的充血和水肿。

  2. 体位变换的注意事项

  在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头部过度扭曲或剧烈晃动,因为这可能会导致脑组织移位,引起颅内出血或影响手术部位的愈合。每次体位变换后,要再次检查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确保患者能够耐受体位变化。

  四、并发症观察与预防

  1. 颅内压增高的观察与处理

  术后脑水肿是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常见原因。观察患者有无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等颅内压增高的典型术症状。头痛通常为持续性胀痛,呕吐多为喷射性。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需要及时通知医生,并遵医嘱给予脱水剂(如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同时,要限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避免输入过多的液体加重脑水肿。一般情况下,成人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500 - 2000ml左右,并且要注意液体的成分,适当增加胶体液的比例,以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减轻脑水肿。

  2. 癫痫发作的预防与护理

  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患者有一定的癫痫发作风险。为预防癫痫发作,可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癫痫药物。同时,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在患者床边应备有压舌板等急救物品,一旦患者发生癫痫发作,应立即将压舌板置于患者上下臼齿之间,防止舌咬伤。发作时要注意保护患者,避免其受伤,如将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分泌物误吸。

  五、营养与舒适度护理

  1.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方式

  术后第一天,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状态,需要足够的营养来支持恢复。由于患者可能存在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如米汤、藕粉等。如果患者能够耐受,可逐渐增加饮食量和食物的种类。

  对于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不足的患者,可以通过鼻饲等方式给予营养支持。鼻饲液的温度要适宜,一般在38 - 40℃,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反流和呕吐。

  2. 提高患者舒适度的措施

  关注患者的舒适度,保持病房温度在22 - 24℃,湿度在50 - 60%。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床铺,保持床单整洁、干燥。如果患者感到疼痛,要根据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并在医生的指导下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但要注意避免使用影响患者意识状态的镇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变化。

  相关案例阅读:

  脑膜瘤难切干净、容易复发?这些疑难位置脑膜瘤看巴教授如何成功攻克!

  病情回顾:年过花甲的退休老师王女士本应安享晚年,却因为患上“左侧额部大脑镰旁脑膜瘤”饱受愈演愈烈的头痛、癫痫、肢体无力的折磨,保守治疗已经令她痛苦不堪,可是由于肿瘤靠近大静脉窦和运动功能区,手术难以全切,易复发,且术后致瘫风险很大(60-全切不等)。咨询国内医院虽然表示可以治疗脑膜瘤,但是每个医院给出的结论都不一样,而且多数表示位置不好,很难完全切除,容易出现后遗症和复发。

  治疗过程:经过多次筛选和考量,王女士找到INC国际神经外科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巴教授作为国际颅底肿瘤手术教授,擅长此类疑难位置脑肿瘤,在与巴教授远程咨询后,教授回复可较大水平对脑膜瘤全切,复发的可能性低于5%。王女士得到咨询意见后,毅然选择巴教授为她手术治疗。肿瘤肉眼下全切,可见局部组织缺陷,水肿效应存在,被压迫正常脑组织缓慢复位。

  术后二天下午,王女士就能在医院护理人员的搀扶下进行走路康复训练。术后没有打抗生素,而且术后几天就可以独自走路,无需陪同。术后一周多已经恢复得和正常人一样,精神状态很好,可以在医院内自由散步,术后两周王女士顺利出院回国,至今没有复发……点击此处即可查看案例全文

  本文“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第一天怎么护理?”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针对任何具体患者的医疗建议。若怀疑或确诊为“脑膜瘤”,请立即咨询值得信赖的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与肿瘤斗争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深刻理解到,这不仅是一场医学挑战,更是一场涉及希望、毅力和团结的战斗。通过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接受科学的康复指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终将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充满希望的新生之光。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