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脑肿瘤科普

桥脑胶质瘤:原因、症状、治疗与复发

栏目:脑肿瘤科普|发布时间:2025-04-02 10:13:34 |阅读: 796次|桥脑胶质瘤

  当被诊断出桥脑胶质瘤,陌生又可怕的病症名称,一连串未知的问题,常让患者和家属陷入焦虑。别慌,下面将详细讲解桥脑胶质瘤,从病因到治疗、护理,为大家拨开迷雾,增强对抗病魔的底气。

  桥脑胶质瘤是什么

  桥脑,处在脑干中间部分,别看它个头不大,却掌管着呼吸、心跳、消化等维持生命运转的重要功能,堪称人体的“生命中枢”。桥脑胶质瘤,就是在桥脑这个关键区域长出的肿瘤。肿瘤细胞像不受控制的“捣乱分子”,疯狂生长,挤压、侵犯周围正常的神经组织,干扰桥脑的正常运作,进而影响身体各个系统。

桥脑胶质瘤

  病因

  桥脑胶质瘤的病因至今还未完全明确,不过医学研究发现一些因素可能和它的出现有关。从遗传角度看,某些基因发生突变,比如NF1、TP53等基因,会让人体患桥脑胶质瘤的风险升高,就好像给疾病打开了一扇“后门”。长期接触电离辐射,像医疗上过度的X射线检查,或者身处环境污染严重、化学物质超标的环境中,也可能增加患病几率。另外,免疫系统出问题,无法有效抵御异常细胞,也可能给肿瘤细胞可乘之机。

  早期症状识别

  由于桥脑特殊的生理功能,一旦长了胶质瘤,早期就会出现明显症状。不少患者会有颅神经功能障碍,比如看东西重影,这是因为控制眼球运动的外展神经受到肿瘤压迫;一侧面部表情变得僵硬,无法正常皱眉、闭眼、鼓腮,这是面神经受累的表现;吃东西吞咽困难、喝水容易呛咳,那是舌咽神经“罢工”了。

  肢体运动也会受影响,出现肢体无力,走路摇摇晃晃,拿东西不稳,严重时甚至一侧肢体完全动不了。有的患者还会莫名头痛,而且头痛会在早晨起床时格外严重,还伴随着喷射状呕吐,这往往是肿瘤导致颅内压力升高的信号。

  精准检查诊断

  怀疑得了桥脑胶质瘤,得依靠专业检查来确诊。磁共振成像(MRI)是诊断的“得力助手”,它能清晰展现桥脑部位的病变情况,在MRI片子上,肿瘤一般呈现出和正常脑组织不一样的信号,医生借此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形状以及有没有侵犯周围组织。增强MRI检查还能进一步明确肿瘤的血供情况,辅助判断肿瘤性质。

  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能派上用场,它能快速发现有没有脑出血等紧急情况,不过在显示肿瘤细节方面,CT比MRI稍逊一筹。对于一些难以判断的病例,可能还需要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MRS),通过分析肿瘤组织内的代谢物,来区分肿瘤和其他病变。要是想拿到最准确的肿瘤病理诊断,立体定向活检是关键一步,医生会取一小部分肿瘤组织,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明确肿瘤的具体类型和恶性程度。

  生存期相关因素

  桥脑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受多种因素左右。从肿瘤类型来说,像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这种类型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和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治疗难度极大,患者中位生存期通常只有12-18个月。要是局灶外生型桥脑胶质瘤,相对生长比较局限,若能早期发现并手术切除,5年生存率能达到40-50%。

  患者年龄也有影响,一般儿童患者的预后比成人稍差。还有治疗手段是否及时、规范也很关键,积极接受综合治疗的患者,生存期往往更长。

  治疗方法大盘点

  手术治疗

  对于局灶外生型桥脑胶质瘤,手术切除是重要手段。手术的目标是在尽可能保护正常神经功能的前提下,把肿瘤切得干干净净。不过桥脑位置特殊,周围都是重要神经和血管,手术风险高,对医生技术要求极高。术中医生会借助先进的显微镜、神经导航等设备,小心翼翼地分离肿瘤与正常组织。

  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桥脑胶质瘤治疗里也很重要。常规分割放疗是常用方法,通过每天给一定剂量的放射线,持续照射一段时间,总剂量一般在54-60Gy,分30次左右完成,能有效控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质子放疗技术更先进,它能精准地把放射线聚焦在肿瘤部位,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小,在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的同时,能降低放疗带来的副作用。

  化学治疗

  化学治疗也就是化疗,常用药物是替莫唑胺。在放疗期间,患者同步使用替莫唑胺化疗,放疗结束后再进行几个周期的辅助化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客观缓解率大概在30%。此外,针对肿瘤细胞上特定靶点的靶向治疗药物,像BRAF抑制剂、EGFR抑制剂等,也在临床试验阶段,给患者带来新希望。

  新兴疗法探索

  肿瘤电场治疗(TTFields)是一种新兴治疗手段,它通过特定频率的电场干扰肿瘤细胞分裂,联合替莫唑胺使用,能显著延长患者中位生存期。还有CAR-T细胞治疗,把患者自身免疫细胞经过改造,使其能精准识别并消灭肿瘤细胞,部分参与临床试验的患者,肿瘤出现缩小。

  复发

  桥脑胶质瘤复发是个棘手问题。复发时,患者可能会发现之前缓解的症状又回来了,而且变得更严重,比如肢体无力加重、头痛呕吐更频繁,或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通过复查MRI,要是发现肿瘤体积比之前增大超过20%,基本可以判断肿瘤复发。

  一旦复发,如果肿瘤还能手术切除,会优先考虑二次手术。要是没办法手术,可能会选择再进行放疗,但得考虑脑干对放射线的耐受剂量,避免过度损伤。参加临床试验,尝试新的治疗方法,也是不错的选择。同时,针对患者出现的症状,比如颅内压升高,用甘露醇等药物脱水降颅压;有癫痫发作,及时进行抗癫痫治疗,尽可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术后护理要点

  呼吸道管理

  术后患者呼吸道护理至关重要。如果做了气管切开,要定期给患者吸痰,把呼吸道里的分泌物清理干净,防止堵塞气道。每天进行雾化吸入,能稀释痰液,预防肺部感染,这对长期卧床、呼吸功能受影响的患者来说,是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营养支持

  因为肿瘤影响,加上手术创伤,患者身体消耗大,需要充足营养来恢复。要是患者吞咽困难,没办法正常进食,就得通过鼻饲的方式,给患者输送流质饮食,保证每天摄入2000-2500kcal的热量,满足身体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

  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有障碍的患者,术后1周左右,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就要开始被动运动,比如帮患者活动胳膊、腿,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要是患者存在语言障碍,术后2周左右就得进行构音训练,从简单的发音开始练习,逐步恢复语言功能。

  心理干预

  患病和手术给患者带来巨大心理压力,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很常见,发生率大概在40%。家人要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进行心理疏导,让患者保持积极心态,配合后续治疗。

  相关问题解答

  问题1:桥脑胶质瘤能完全治好吗?

  答: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目前很难完全治愈,通过综合治疗只能尽量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局灶外生型桥脑胶质瘤,如果发现得早,手术能彻底切除肿瘤,部分患者有希望治愈,实现长期生存。

  问题2:手术治疗风险大吗?

  答:桥脑位置特殊,周围神经、血管密集,手术风险确实比较大。手术死亡率大概在5-10%,术后还可能出现面瘫、吞咽困难、肢体瘫痪等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在30-40%。不过随着医疗技术进步,经验丰富的医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手术风险,而且大部分并发症经过康复治疗,在3-6个月能有所恢复。

  问题3:儿童患桥脑胶质瘤和成人有区别吗?

  答:儿童患者和成人相比,弥漫内生型桥脑胶质瘤相对更常见,而且儿童患者携带H3K27M基因突变的比例更高,这让儿童患者预后比成人差一些。但儿童对放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好,在放疗过程中能更好地接受治疗剂量,从而有可能获得相对较长的无进展生存期。

  了解桥脑胶质瘤相关知识,是患者和家属对抗病魔的第一步。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日常护理,保持乐观心态,都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相关推荐

  +脑干胶质瘤可以治愈吗?脑干胶质瘤伴严重脑室扩张积水,德国术后1年半考入名校、体育满分

  今年7月,阳光帅气的小永凭借的中考成绩,考入国内高中,其中体育成绩还获得了满分,完全看不出来他1年半以前因患,脑干胶质瘤伴严重脑室扩张积水,做过开颅手术。

  脑干胶质瘤可以治愈吗?

  小永术前的两年时间,父母带他去过国内多家医院得到的咨询意见都是:手术风险太大,无症状时不必着急手术。

  然而,病情经过两年的进展,核磁提示脑瘤强化,脑积水愈发严重,医院建议:先处理脑积水,肿瘤可以继续观察。这意味着要想让孩子的病得到合适治疗至少要做两次手术,家长实在不忍心让孩子经历两次手术的痛苦,该怎么办呢?

  为子女的求医之路,牵动着每一个父母的心

  2020年11月,14岁的小永因脑干-中脑顶盖部位的颅内肿瘤导致反复头痛并伴有呕吐症状半月余住进医院。他半卧在病床上,母亲静静地陪伴在他身边,无言之中饱含深沉的关切。

  小永本是学校里品德、文化、体育兼优的学生,深受老师们的喜欢、同学们的羡慕,父母更是以他为骄傲。此时看着孩子躺在病床上备受病痛折磨,父母恨不得能代替孩子承受这份痛苦,可是又毫无办法,内心充满焦虑和无助。

  从2018年开始,小永就出现过轻微头痛、头晕等症状,但是休息后可以缓解,后来父母带他去医院检查诊断是脑干-中脑顶盖部位的颅内肿瘤。

  为了让孩子能够接受到更好的治疗,父母带他去过国内多家医院,可是得到的治疗意见都是:“手术风险太大,无症状时不必着急手术。”父母因此一直没敢给孩子选择手术治疗,现在2年多过去了,孩子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点击查看详情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该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咨询技术支持以及疑难病例联合咨询等工作。INC旗下含有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团(WNEG,World Neurosurgical Expert Group)等多个学术团队。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