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前沿

脑血流灌注显像

栏目:神外前沿|发布时间:2025-04-15 03:14:52 |阅读: 804次|脑血流灌注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rCBF)是一种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技术来观察大脑血流灌注情况的检查方法,对于多种脑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脑血流灌注显像

  脑血流灌注显像的原理

  大脑的神经细胞活动需要消耗能量,而能量的供应依赖于血液中的氧气和葡萄糖。当大脑某一区域的神经细胞活动增强时,该区域的血流量会相应增加,以满足其代谢需求。脑血流灌注显像就是基于这一原理,通过向体内注射一种能够发射 γ 射线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如 99mTc - 双半胱乙酯(99mTc - ECD)或 99mTc - 六甲基丙烯胺肟(99mTc - HMPAO)等,这些化合物能够通过血 - 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并在脑组织中停留一段时间。利用 γ 相机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仪(SPECT)对脑组织中放射性核素的分布进行成像,就可以反映出大脑各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血流丰富的区域,放射性核素聚集多,显像剂浓聚,在图像上表现为高信号;而血流减少的区域,放射性核素聚集少,图像上则表现为低信号。

  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操作过程

  检查前准备

  患者准备:向患者解释检查的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以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取得患者的配合。患者需要在检查前禁食 4 - 6 小时,以减少胃肠道对放射性药物的摄取,避免干扰图像质量。同时,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安静状态,因为运动可能会影响大脑的血流灌注情况。检查前需取下身上的金属物品,如手表、项链、眼镜等,以免影响成像。

  药物准备:根据检查的需要,准备好相应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并确保其放射性活度符合检查要求。在使用前,需对药物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放射性纯度、化学纯度和生物学活性等方面的检测,以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放射性药物注射

  患者取仰卧位,在静脉穿刺成功后,将准备好的放射性核素标记化合物缓慢注入静脉。注射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无过敏反应、局部疼痛等。注射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静脉,以确保药物完全进入体内。

  图像采集

  早期显像:注射药物后 15 - 30 分钟,进行早期静态显像。患者需仰卧在 γ 相机或 SPECT 的检查床上,头部固定在专用的头托上,以保证头部位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γ 相机或 SPECT 围绕患者头部进行旋转,采集多个角度的图像,通过计算机重建技术,获得大脑的横断面、冠状面和矢状面图像,观察大脑各区域的血流灌注情况。

  延迟显像:根据具体情况,在注射药物后 2 - 4 小时进行延迟显像。延迟显像可以观察放射性药物在脑组织中的代谢和排泄情况,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大脑的功能状态。图像采集的方法与早期显像相同。

  图像分析

  由专业的核医学医师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分析。首先观察图像的整体质量,包括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放射性分布的均匀性等。然后,重点分析大脑各区域的放射性分布情况,与正常大脑血流灌注图像进行对比,判断是否存在血流灌注异常的区域。如果发现异常区域,需要进一步分析其位置、范围和程度,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他检查结果,做出准确的诊断。

  脑血流灌注显像检查的病症

  脑血管疾病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 患者在发作间歇期,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如 CT、MRI 等可能无明显异常发现,但脑血流灌注显像可以发现局部脑组织的血流灌注减低区,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病情评估。

  脑梗死:在脑梗死发生的早期,脑血流灌注显像能够及时发现梗死灶的部位和范围,对于超早期溶栓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通过观察治疗前后梗死灶周围的血流灌注变化,可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后。

  脑动脉硬化:脑血流灌注显像可以显示大脑血管的形态和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发现脑动脉硬化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及相应区域的脑组织血流灌注减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癫痫:对于一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癫痫患者,脑血流灌注显像有助于定位癫痫病灶。在癫痫发作间期,癫痫病灶区的血流灌注通常低于周围正常脑组织,表现为放射性稀疏区;而在发作期,病灶区的血流灌注则明显增加,呈现放射性浓聚区。通过对发作期和发作间期的脑血流灌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准确地定位癫痫病灶,为手术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痴呆:在痴呆的早期,脑血流灌注显像就可以发现大脑颞叶、顶叶等区域的血流灌注减低,随着病情的进展,这种血流灌注异常会逐渐加重。通过对脑血流灌注显像图像的分析,可以对痴呆的早期诊断、病情分期和鉴别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脑颞叶、顶叶和扣带回等区域常出现明显的血流灌注减低,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脑血流灌注异常则多与脑血管病变的部位相关。

  脑肿瘤:脑血流灌注显像可以用于脑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一般来说,脑肿瘤组织的血流灌注较正常脑组织丰富,表现为放射性浓聚区。通过观察肿瘤的血流灌注情况,可以了解肿瘤的生长活性和恶性程度,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同时,对于肿瘤治疗后的复查,脑血流灌注显像可以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以及评估治疗效果。

  做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注意事项

  检查前

  患者应向医生如实告知自己的病史、过敏史、正在服用的药物等信息,以便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进行检查。特别是对于有甲状腺疾病、肾功能不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等特殊情况的患者,需要谨慎考虑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

  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禁食和其他准备工作,如停用某些影响检查结果的药物等。如果患者正在服用抗癫痫药物、血管扩张剂等,一般需要在检查前停药一段时间,但具体停药时间需根据药物的种类和患者的病情由医生决定。

  检查中

  患者在注射放射性药物和图像采集过程中,要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避免身体移动,以免影响图像质量。如果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

  检查后

  检查结束后,患者需在候诊区观察 30 分钟左右,以确保无不良反应发生。由于注射的放射性药物会在体内逐渐代谢和排泄,患者在检查后应多喝水,以促进药物的排出。同时,在检查后的 24 - 48 小时内,患者应避免与孕妇、儿童密切接触,以减少放射性对他们的影响。

  脑血流灌注显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于多种脑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价值。患者在进行检查前、中、后需严格遵守医生的指导和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结果的准确性。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