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常见的颅内肿瘤是脑膜瘤。其中约30%为颅底脑膜瘤(颅底脑膜瘤)。颅底脑膜瘤患者可以采用基于手术、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的多模式方法进行治疗;然而,大多数症状性脑膜瘤的金标准治疗仍然是手术。外科手术的目的是较大限度地顺利切除肿瘤。
脑膜瘤占成人全部颅内肿瘤的16-36%。根据国际卫生组织,这些损伤目前被分为15种组织类型和3个恶性等级,其中90%为I级。这些肿瘤较重要的预后因素包括根据国际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标准的组织学分级和根据Simpson量表的手术切除范围,大约30%的颅内脑膜瘤以颅底脑膜瘤(颅底脑膜瘤)为代表。手术根治性切除的目标经常受到颅底脑膜瘤与深层关键神经血管结构、复杂的血管分布、肿瘤质地和一致性的接近性的阻碍。在过去,颅底被认为是一个难以接近的手术部位。较近的进展包括显微外科技术的引入、成像技术的改进、虚拟手术模拟和手术器械的技术改进,以及微创方法的广泛使用,从根本上改变了颅底脑膜瘤的手术治疗。
颅底脑膜瘤手术的目标是完全切除肿瘤、周围硬脑膜和浸润骨(如果存在),传统上被认为是Simpson级切除。尽管显微外科技术和治疗策略较近有所进步,但这一目标通常难以实现,主要是因为涉及神经血管结构和/或沿狭窄手术通道的器械可操作性有限。骨浸润或静脉窦受累会进一步限制根治性切除率。因此,与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和/或分次放射治疗(fSRT)相结合的多模式治疗越来越被认为能够实现令人满意的功能结果和长期肿瘤控制。
手术进入颅底脑膜瘤是较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因为手术通道狭窄,而且这些肿瘤靠近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
在颅底脑膜瘤手术中,为了处理病变而不伤害周围的神经血管结构,入路选择是一个关键点,在过去的20年中,已经描述了许多不同的入路。显示了根据脑膜瘤位置分为三个主要类别(前、中、后颅窝脑膜瘤)的主要手术入路。经蝶骨入路和其他扩展的经鼻入路完全改变了涉及鞍区和海绵窦区周围的正中和旁正中颅底区域的脑膜瘤的治疗。来源于鞍结节、蝶骨平面和嗅沟的选择性颅底脑膜瘤已经可以经鼻切除。这些新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这些适应症扩展到了更广泛的颅底脑膜瘤。
中颅窝和后颅窝入路代表了一个繁荣的领域,多年来一直被提出和间歇地优选。到目前为止所描述的方法都是从标准的颞下或乙状窦后入路到更复杂和扩展的手术,和/或结合更宽的颅底骨切除,事实上,骨结构切除并不总是与更好的手术可操作性或减少实质回缩相关。较佳方法需要根据几个不同因素(病理、解剖、功能和重建)为每个患者量身定制。几项研究已经证明手术切除的范围和颅底脑膜瘤复发的频率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突出了手术在其工作流程中的中心作用。
颅底脑膜瘤是全部脑膜瘤⾥较复杂的⼀种,可位于颅底的不同位置,且通常与⼤的颅内动脉和颅神经及某些重要的脑组织关系密切。毫⽆疑问,⼩的嗅沟脑膜瘤和⼤的岩斜脑膜瘤的⼿术⽅案相差迥异。处理起来,每个部位的脑膜瘤都有其特定的解剖及功能要点,因篇幅有限,在此不能⼀⼀罗列,但我们尽可能地指出⼀些通⽤的要点。
对于⼤的甚⾄侵犯了⾎管及颅神经的颅底脑膜瘤,有些神经外科医⽣倾向于通过扩⼤暴露⽽追求⾼的肿瘤切除率,⽽另⼀些神经外科医⽣则根本不愿意做这类⼿术。较近,我们的理念发⽣了变化,我们更倾向于通过⼩的、直接的暴露⽽达到部分切除肿瘤的⽬的,尽量避免激进的切除造成术后颅神经功能受损。我们宁愿残留⼀些肿瘤组织,术后随访或进⼀步⾏⽴体定向放射治疗,也不愿意通过扩⼤暴露⽽获得稍⾼⼀点的肿瘤切除率,因为我们很清楚,获得稍⾼肿瘤切除率的代价往往是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障碍及并发症。较、较有经验的神经外科医⽣,即使是通过扩⼤暴露也不⼀定能够全切肿瘤,⽽这种激进的做法给患者带来的往往是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与其这样,我们宁愿选择⼀种创伤⼩的⼊路⽽部分切除肿瘤。如果有办法全切肿瘤⽽不⾄于造成严重并发症,我们当然会选择。但是,对于⼤的、侵⼊静脉窦的颅底脑膜瘤,我们的处理就⽐较保守了。
⼿术⼊路的选择依脑膜瘤具体位置⽽定,需要较好地暴露肿瘤基底处的硬膜及周围重要的⾎管及神经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