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镜颅咽管瘤切除术怎么做?能多久不复发?神经内镜颅咽管瘤切除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术后复发的情况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特性、手术技术、患者的年龄和性别等。虽然神经内镜手术可以提高肿瘤切除的精确性,但并不能完全消除复发风险。患者术后需要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的复发。完全切除肿瘤可以降低复发风险,但即使如此,长期随访仍然是必要的。
一、神经内镜颅咽管瘤切除术的操作过程
(一)术前准备
1. 影像学评估
在手术前,需要通过高分辨率的磁共振成像(MRI)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来详细了解颅咽管瘤的大小、位置、形状以及与周围神经血管结构的关系。例如,通过MRI的T1、T2加权像可以清晰地分辨肿瘤的囊性和实性部分,以及肿瘤与下丘脑、垂体柄、视神经和视交叉等重要结构的粘连情况。CT扫描则有助于了解肿瘤周围的骨质结构,特别是在经鼻蝶窦入路时,观察蝶窦的气化程度和鞍底的形态。
2. 患者体位与麻醉
患者通常采用仰卧位,头稍偏向一侧,具体角度根据肿瘤的位置和手术入路来调整。全身麻醉是必要的,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并且保持身体静止。麻醉团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因为手术操作区域靠近脑干等重要生命中枢,任何生命体征的波动都可能影响手术的安全性。
(二)手术入路
1. 经鼻蝶窦入路
鼻腔准备:这是常见的神经内镜颅咽管瘤切除手术入路。首先,对鼻腔进行消毒和局部麻醉,然后使用特殊的鼻腔撑开器来扩大鼻腔通道。手术医生会仔细辨认鼻腔内的结构,如鼻中隔、中鼻甲和下鼻甲等。
蝶窦开放:沿着鼻中隔与中鼻甲之间的通道,将内镜引导至蝶窦开口处。使用磨钻或咬骨钳等工具打开蝶窦前壁,充分暴露蝶窦腔。在这个过程中,要小心避免损伤蝶窦内的黏膜和周围的血管,因为出血会影响手术视野。
鞍底暴露与切开:在蝶窦腔内,通过识别鞍底的标志,如鞍结节和鞍背,确定鞍底的位置。然后,使用精细的器械在鞍底开一个合适大小的骨窗,注意避免损伤下方的硬脑膜和垂体组织。
(三)肿瘤切除
1. 囊性部分处理
对于有囊性成分的颅咽管瘤,首先处理囊性部分。通过内镜引导下的穿刺针,小心地穿刺囊壁,吸出囊液。囊液的颜色和质地可能因肿瘤类型而异,吸出囊液可以迅速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改善患者的症状,同时也为进一步切除实性部分创造更好的条件。在穿刺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囊液泄漏到周围组织中,因为囊液可能含有刺激性成分,会引起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2. 实性部分切除
分离肿瘤与周围组织:使用微型剥离子、吸引器等器械,在神经内镜的清晰视野下,仔细地将肿瘤的实性部分与周围的垂体组织、垂体柄、视神经和视交叉等结构分离。由于神经内镜具有放大和良好的照明功能,可以清晰地分辨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手术医生需要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细的操作技巧,避免损伤这些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
肿瘤切除:在分离完成后,使用微型活检钳或吸引器逐步切除肿瘤的实性部分。对于较大的肿瘤,可以将其分块切除,同时要注意及时止血。在切除过程中,始终保持手术视野的清晰至关重要,因为出血会掩盖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增加手术难度和损伤风险。
(四)止血与关闭创口
1. 止血操作
在肿瘤切除后,需要仔细检查手术创面,对出血点进行止血。可以使用双极电凝止血,但要注意电凝的功率和时间,避免过度电凝导致周围组织的热损伤。对于一些小的渗血,可使用止血材料如明胶海绵或纤维蛋白胶进行压迫止血。
2. 创口关闭
确认无明显出血后,对手术创口进行关闭。如果是经鼻蝶窦入路,将鼻腔内的撑开器取出,复位鼻中隔和鼻甲等结构。一般不需要缝合鼻腔黏膜,因为鼻腔黏膜具有良好的自愈能力。最后,在鼻腔内放置适当的填塞物,如凡士林纱条或可吸收的止血材料,以防止术后出血和脑脊液漏。
二、神经内镜颅咽管瘤切除术后的复发情况
(一)复发时间
1. 早期复发(术后1 - 2年)
部分患者可能在术后1 - 2年内出现肿瘤复发。这可能是由于手术时肿瘤切除不完全,残留的肿瘤细胞继续生长。例如,当肿瘤与下丘脑或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粘连紧密,为了避免严重的神经功能损伤,手术医生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肿瘤,残留的肿瘤细胞就成为复发的“种子”。此外,在肿瘤切除过程中,如果肿瘤细胞脱落并种植在手术区域周围的脑组织或脑脊液循环通路中,也可能导致早期复发。
2. 晚期复发(术后3 - 5年甚至更长时间)
还有一些患者的复发时间较晚,可能在术后3 - 5年甚至10年以上。这可能与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有关,某些颅咽管瘤细胞可能处于休眠状态,在术后受到一些因素的刺激,如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局部炎症反应等,开始重新增殖。另外,即使在手术时认为肿瘤已完全切除,但可能仍有极少量的肿瘤细胞在显微镜下无法被发现,经过长时间的潜伏后逐渐发展为复发性肿瘤。
(二)影响复发的因素
1. 肿瘤本身的因素
肿瘤大小和位置:较大的肿瘤复发风险相对较高。这是因为大肿瘤与周围组织的接触面积大,手术完全切除的难度也大。而且,位于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周围的肿瘤,如靠近下丘脑或视神经的肿瘤,为了保护这些结构,手术切除范围可能受限,从而增加复发的可能性。
肿瘤类型:颅咽管瘤分为造釉细胞瘤型和乳头型。造釉细胞瘤型肿瘤细胞呈浸润性生长,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复发率相对较高。而乳头型肿瘤边界较清楚,手术切除相对彻底,复发率相对较低。
2. 手术因素
切除程度:手术中肿瘤切除的彻底程度是影响复发的关键因素。如果能够实现肿瘤的完全切除,复发率会明显降低。然而,由于颅咽管瘤的位置特殊,完全切除往往面临挑战。例如,当肿瘤侵犯下丘脑深部组织时,要在不损伤下丘脑功能的前提下完全切除肿瘤是非常困难的。
手术技术和经验:手术医生的技术水平和经验也对复发有影响。经验丰富的医生在肿瘤切除过程中能够更准确地判断肿瘤与正常组织的边界,操作更加精细,减少肿瘤残留的可能性。同时,他们在处理手术中的出血、粘连等复杂情况时也更有技巧,有助于提高手术的质量和降低复发率。
神经内镜颅咽管瘤切除术是一种精细而复杂的手术,需要严格的术前准备、精确的手术操作和细致的术后处理。而术后复发情况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对于每一位患者都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复发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关案例阅读:
35岁男性视盲、认知下降竟是较大颅咽管瘤,INC福教授全切术后即明显好转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案例全文)
颅咽管瘤常见于儿童青少年,容易影响激素水平,生长发育等。全切除手术难度大,留给医生手术的空间小,只有4毫米左右,医生在术中,一旦出现0.1毫米的误差,就可能导致不可逆的神经损伤,术后可造成患者终生神经内分泌功能障碍,甚至失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因此称其为“生物学恶性”肿瘤。但是如果切不干净的话,肿瘤易复发,后患无穷。对神经外科医生来说,是较大的挑战,进退两难。这就要求医生在切除肿瘤的过程中,要再三权衡风险,及时做出取舍。然而带瘤生存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对患者来说,选择有高超技术和丰富成功手术经验的神经外科医生就至关重要!
颅咽管瘤,已经压迫三脑室及视神经,导致步态紊乱和认知障碍,视野缺损,全垂体功能减退伴轻度高泌乳素血症,严重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成员、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前主席法国Sebastien Froelich(福洛里希)教授采用单鼻孔经鼻内镜及显微镜开颅手术,将肿瘤顺利全切。术后,视力、视野恢复正常,没有颅神经麻痹症状,认知功能好转,垂体功能恢复正常。
福洛里希教授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制定了个性化的手术切除方案,保障肿瘤全切并较大水平保护了神经功能,患者正值中年,术后配合辅助放射治疗,患者术前症状得到很大好转,可以如常工作,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观。
本文“神经内镜颅咽管瘤切除术怎么做?能多久不复发?”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针对任何具体患者的医疗建议。若怀疑或确诊为“颅咽管瘤”,请立即咨询值得信赖的医生,以获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与肿瘤斗争的过程中,患者及其家属应深刻理解到,这不仅是一场医学挑战,更是一场涉及希望、毅力和团结的战斗。通过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接受科学的康复指导,并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终将能够为肿瘤患者带来充满希望的新生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