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胶质瘤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
“脑干胶质瘤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医生,脑干胶质瘤手术成功率高吗?风险大吗?”
这可以说是脑瘤患者问到的较多的问题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很难准确回答,因为患者、家属以及医生对于“成功”的界定标准都不一样……
1、每个医生的技术不一样,只有你的主刀医生才可以准确评估手术成功率。一些经验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可以评估手术切除率,甚至术后并发症发病率。
2、成功率是大量病例的统计结果,对于个体病人意义不大,对于个体只有0或1。
3、手术只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一个较重要环节,还有术后治疗,术后康复等,即使手术成功,并不意味着治疗就成功结束了。对于术前本身就有神经功能损伤的患者,很多功能的恢复需要术后的康复锻炼。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脑科学的研究结果开始颠覆了过去传统的概念和认识。虽然我们对脑干结构和功能的了解日益清晰,对肿瘤的发生学研究也更加深入,但由于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不同性,脑干胶质瘤依然是神经外科难治性疾病之一。纵观神经外科的发展史,脑干胶质瘤从曾经被公认的“手术禁区”到可以手术探查;从手术活检确定肿瘤的病理性质到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逐渐被认可;从脑干肿瘤的神经功能保护到综合治疗的值体现,经历了几代人近一个世纪的不断探索、总结、创新的艰辛历程。
至上世纪80年代,Epstein等开始制定并逐步完善脑干胶质瘤的临床与影像学分类,将对脑干胶质瘤的认识提高到新的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近20年来脑干胶质瘤的治疗理念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研究领域亦有所突破,许多共识得以确立,如规范了局灶型脑干胶质瘤是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并将单一的手术治疗方法逐步发展到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与多模态技术融合的新模式。
从围手术期评估和完善的随访体系建立到治疗模式的转变与综合治疗模式的应用;从脑干胶质瘤的成因到儿童与成人脑干胶质瘤形成与治疗效果的差异性改变;从难治性弥散内生型脑干胶质瘤(dipg)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的研究到转化医学在脑干胶质瘤中的应用与突破性进展,很多问题得以提出、解决、修正、再提出。脑干胶质瘤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已经成为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我们面临的较大挑战。
脑干肿瘤手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确定肿瘤与脑干中神经核团和传导束的确切关系,以及肿瘤的生物学界限等方面。尽管神经电生理监测、磁共振纤维传导束成像和肿瘤荧光显影新技术的应用使手术效果有所提高,但目前磁共振显示神经核团和传导束的技术还不成熟,高场强磁共振是否可以应用到人体亦尚需科学论证。
现有的中、低场强磁共振影像的解剖结构可视化程度还不够,脑干内部的核团、脑神经的脑干内段,以及一些细小的纤维束均无法在磁共振上体现。另外,处理脑干病变时采用的手术导航技术还不够精确,在术中的实时校正方面亦不够完善,因而影响了脑干肿瘤手术导航的准确度。近年来荧光素钠(黄荧光)、5-氨基乙酰丙酸(5-ALA)等显影剂被应用到大脑半球胶质瘤的手术中,以期获得肿瘤更大范围的切除。
然而,对于深部肿瘤特别是脑干肿瘤,很难准确判定其生物学界限。目前,手术切除程度的判定尚无标准,对于理想的肿瘤生物学切除范围和实际影像学的切除范围,仍存在伦理学上的争议。脑干不同节段如延髓、脑桥以及中脑,其手术所致神经功能改变的可耐受性也存在着差异,对神经功能的保留程度仍然存在很大困惑。
脑干胶质瘤手术后恢复期多久
脑干胶质瘤手术后恢复期,需要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来判断。一般大多数患者在3~6个月内恢复,而有部分患者可能会在1年后恢复。一般患者在手术过程当中会造成局部切口以及骨质缺损,只要经过合理的休息,大多数的患者会在1~2周内都能够完全恢复,恢复后就能够进行拆线。而有部分患者可能由于肿瘤因素,在术后会出现神经功能缺失,比如吞咽困难、语言功能障碍、肢体活动障碍等。
脑干胶质瘤手术后遗症会好吗
作为有局限性的脑干胶质瘤,影像学会发现瘤壁、边界,而且偏后方,对于手术能达到的部位可以进行切除,但是切除之后往往患者有功能障碍,有可能症状会加重,比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眼球运动障碍,通常残余终生的障碍很难恢复。
对于脑干胶质瘤,以前脑干是手术禁区。但现在随着显微镜的应用以及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改进,脑干部位的肿瘤也可以进行手术,但是并不普及。脑干部位的胶质瘤生长较弥漫,若没有明确边界,这种胶质瘤无法进行手术,只能采取相应放疗或药物治疗。
以上就是“脑干胶质瘤手术好还是不手术好?脑干胶质瘤手术后恢复期多久”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脑干胶质瘤手术”相关问题,请拔打4000290925咨询我们,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聚集10余位国际神经外科专家,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为神经外科疑难手术案例提供国际前沿远程咨询意见和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