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胶质瘤的影像表现会受到肿瘤的位置、大小、病理类型等因素的影响。以下是根据常见情况描述的一般性影像表现:
1. CT(计算机断层扫描):
- 脑干胶质瘤在CT上呈现为边界模糊、低密度的肿块。
- 肿瘤可呈现出不均匀的强化,部分病例可能出现囊变区域或造影剂积聚。
- 如果肿瘤侵犯邻近的脑脉络丛,CT上还可能显示阻塞、扩张或堵塞的脑脉络丛。
2. MRI(磁共振成像):
- T1加权图像上,脑干胶质瘤呈现为低信号肿块。
- T2加权图像上,肿瘤呈现为高信号,可能伴有囊变区域。
- 强化的MRI图像可以显示肿瘤边界和血管供应情况。肿瘤周围的增强环可能提示压迫周围神经结构或血管。
- 弥散加权成像(DWI)可以检测肿瘤的弥散程度,对评估肿瘤的侵袭性有帮助。
3. 核磁共振波谱(MRS):
- MRS 可以评估肿瘤内部的代谢情况,帮助区分肿瘤与正常脑组织。
- 脑干胶质瘤在 MRS 中通常显示为乳酸和脂类信号增强,并且碳氢比例也会升高。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影像表现只是一般性的指导,具体肿瘤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除了影像学检查,的确诊仍然需要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如手术或穿刺活检,来确定病理类型和级别。因此,在面对可能的脑干胶质瘤病例时,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结果来做出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以上就是“脑干胶质瘤影像表现”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脑干胶质瘤”相关问题,请咨询我们,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聚集10余位国际神经外科专家,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为神经外科疑难手术案例提供国际前沿远程咨询意见和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