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临床预后
传统观点认为,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仅与临床因素有关。国内有研究显示,较低年龄(≤60岁)、较高的术前KPS评分(≥70分)、更大的手术切除程度和较低肿瘤分级均提示预后良好;而患者年龄≥40岁,肿瘤直径>6 cm,术前神经功能缺失,肿瘤累及中线提示预后普遍不佳。
肿瘤分子标记物分型及预后
早在2005年,Hegi等人对Stupp的研究中的部分患者进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 guanine-DNAmethyl transferase,MGMT)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检测,结果显示MGMT基因启动子存在甲基化的患者接受TMZ治疗效果更佳。随后的研究发现,MGMT将DNA上的烷化基团从O6-烷基-鸟嘌呤(O6-AG)的O6位,通过与自身活性中心的半胱氨酸残基(cys145)共价结合,将其移除,从而修复DNA的损伤。而MGMT启动子甲基化后,MGMT表达下调,DNA修复受阻,明显好转化疗结果及预后。WHO在2016年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进行了修订,将多项分子标记物检测纳入诊断及分类标准,结合传统形态学分类,提升了诊断的客观性。
而这些分子标记物及突变也能合适的评估胶质瘤的药物敏感性及预后,包括①异柠檬酸脱氢酶1/2(IDH1/2),伴有IDH突变的胶质瘤一般预后较好。②染色体1p/19q杂合性缺失,是少突胶质细胞瘤的诊断性分子标记物,有研究表明,1p/19q杂合性缺失的少突胶质细胞瘤患者化疗敏感性及预后较好。③α-地中海贫血/智力低下综合征X染色体连锁基因(ATRX),ATRX突变或缺失是星形胶质细胞瘤的诊断性分子标记物,伴有ATRX突变的星形胶质细胞瘤预后较好,其与IDH突变及1p/19q状态,有助于评估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其他分子标记物如:端粒酶逆转录酶启动子区(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突变,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异常,TP53基因突变等,均对胶质瘤有着不同程度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