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胶质瘤诊断研究。脑胶质瘤起源于脑神经胶质细胞,是较常见的颅内肿瘤,占颅内肿瘤的35.26%~60.9%。近年来,原发性恶性胶质瘤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是中老年人。研究发现,电离辐射、被动吸烟、长期接触石化等有机化合物、长期频繁使用移动电话是脑胶质瘤的危险因素。2016年,国际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在2007年四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肿瘤分类一次采用联合分子诊断+组织诊断模式,特别是胶质瘤诊断。
脑胶质瘤诊断研究。
胶质瘤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与肿瘤大小、部位、恶性程度和肿瘤周脑组织水肿有关。据文献统计,25%的患者在诊断胶质瘤前至少经历过一次癫痫发作,20%的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会有癫痫发作。癫痫发作的高危因素包括病理水平低、位于幕上、运动皮层区域、脑软膜侵蚀等。胶质瘤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中传播,远处转移较少,少突胶质细胞瘤骨转移仅见个案报告。
胶质瘤的诊断需要影像学检查的帮助。分期诊断的重点是大脑成像。脊髓和脑脊液检查一般不用于诊断,但室管膜瘤除外。检查增强磁共振成像(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诊断胶质瘤的常用方法。近年来,胶质瘤MRI图像特征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研究发现,GBM的恶性图像表型与其不同分子的表达密切相关。临床上,基因组学和图像学的结合为胶质瘤的诊断开辟了新的模式,更有利于发现更多的潜在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