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放疗,胶质瘤是颅内原发性肿瘤中较常见的类型,约占原发性肿瘤的60%。胶质瘤常浸润生长,多位于脑功能区,手术难以完全切除病变,由于原位复发,易复发或转移。
目前,术后同步放化疗是胶质瘤治疗的标准方案。精确放疗靶区范围,较大限度地保护周围正常脑组织,对于合适减少术后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PET/CT是利用正电子核素标记的分子示踪剂,根据肿瘤的吸收程度反映肿瘤增殖、代谢和缺氧的代谢状态,对制定胶质瘤放疗计划、识别术后复发、明确治疗后是否有坏死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生物靶区体积(biologicaltargetvolume、BTV)概念的出现,预示着PET/CT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进一步优化脑胶质瘤放疗提供了重要手段。
PET/CT显像原理——胶质瘤放疗
PET/CT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代谢物作为显像剂。由于其生物学特性与体内相关化合物相似,注射到人体后可以参与体内正常或异常的代谢过程,沉积在肿瘤细胞中,通过肿瘤对显像剂的摄入和分布反映肿瘤细胞的存活、增殖等代谢信息,较终诊断、识别和评估疾病的疗效。目前对标准摄入值(STandardizeduptakevalue、SUV)进行半定量分析,认为SUV>2.5时更有可能考虑恶性肿瘤,建议用SUV>2.5确定靶区范围。
以上就是“PET/CT显像原理(胶质瘤放疗)”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