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痫外科治疗的前景,更多新技术的发展不仅标志着痫外科治疗上致痫病灶功能缺失区时代的开始,而且可以更好的定义大多数更为经典的皮质区域。关于症状产生区,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使我们对不同症状产生区域的定位及它们与致痫区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好的理解。症状产生区域的确定主要是通过详细的皮层刺激研究而得到的。
关于对刺激性/发作启动区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的进步。模拟脑电图几乎已经完全被数字技术所代替了,使得对视频脑电图的评估中大量选择性脑电图数据的回顾和分析变得较为便利。这种技术消除了对脑电图数据选择上的重要限制。现在技术人员需要关心的仅是选择排除干扰的良好的记录。如果分析者对所选的剪辑不满意,很容易重新选择新的剪辑。像制图速度、增益技术和滤波器等简单改变,就能够提高对个体脑电图事件的分析程度。而像脑电地形图的计算机化和脑电图发生器的源定位的数字性技术能够自主的探测棘波和痫性发作。
脑磁图技术的发展对刺激区的定义提供了另外的数据。20世纪60年代马萨诸塞技术研究所的物理学家 Cohen开始了对脑磁图的研究。在随后20年里,纽约大学的研究者们发表了一些关于这项技术的重要文章。1982年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者们一次阐述了利用脑磁图定位人类的癫瘸样放电源这使得这项技术一次应用于临床。现今在对癲痫的检查中脑磁图有两个主要目的:(1)定位癫痫灶;(2)正常皮层区域的功能性划分。
通过对脑神经内生物电流所产生的微小磁通量的探查可以得到脑磁图记录。一个典型的脑磁图仪使用具有80个通道的阵列传感器来记录双侧大脑半球的信号。利用解剖或体表的标识,脑磁图可以整合磁共振影像形成合成影像。这种结构性和功能性的融合称为磁源图。
当对痫患者进行检查时脑磁图与脑电图比较作用如何?对比脑电图,脑磁图测量磁通量信号,磁通量不会被硬膜、颅骨、头皮等障碍物所衰减,从而可以达到较小的信号丢失和失真。在一些不可预料的情况中,特别是在探测外伤性和手术性癫痫病灶时,这种解剖学上的障碍物可以阻碍并扭曲脑电图所探测的电信号。这样的失真使得整合结构性影像所记录的脑电图信号不准确。因而脑磁图比脑电图在定位上具有理论上的优势,这种优势在这两种检查的实验性对比中已经被证实。当深部病灶与探头的距离为信号源与探头间距的三次幂时脑磁图测量磁通量的能力减低,这使得测量深部病灶变得困难。皮层表面的磁通量测量依赖于所测量神经元总体的定位。对于这样的事实,脑磁图有能力探测并定位的仅仅是与头皮平行的神经元(即排列于脑沟的神经元)。脑回表面的神经元与头皮相垂直,因此不能被脑磁图探测到。因此在对癫痫患者外科治疗的术前检查中,脑电图和脑磁图可相互提供互补的数据。
关于对发作启动区域的检查,发作期 SPECT已在癞痫治疗中心作为术前常规检查的一部分了。如前所述,在癫痫患者术前检查中很少单独进行发作间期 SPECT检查。对比可测量到皮层血流和新陈代谢减低的发作间期状态,在发作启动区域内对皮层血流和新陈代谢的测量可以表现出发作期的状态。当Horsley于1892年观察到一个患者术中痫发作时皮层充血时,一次描述了这一现象。 SPECT测量局部血流变化,PET测量大脑局部新陈代谢的活动,并在发作间期提供了更为合适的临床信息。但因为对发作期PET的研究需要在发作之前给患者注射显影剂,所以存在一些困难的挑战。1983年一次报道了发作期 SPECT的过度灌注现象,并从此有多篇关于这种现象的研究报告。在颞叶和非颞叶癜痫的患者中,对发作后期皮层血流改变的研究有助于帮助定位病灶。
癲痫外科治疗
随着更前沿的神经影像方法的发展,在对难治性癫痫患者的术前评估上可能会出现更准确的标记物来发现显微镜下病灶区域。这些方法能够使癫痫学者直接描记出实际的和潜在的致痫区。磁共振成像波谱分析(MRS)是一种无创的技术,能被用来测量脑组织的选择性化学成分(如氮乙酰天门冬氨酸与总肌酸和含胆碱复合物之间的比率),甚至当标准解剖学影像技术不能显出任何结构上损害时(如高分辨率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 FLAIR),异常的磁共振成像波谱分析结果也可显示某种程度的脑组织病理变化。神经影像技术未来的发展将允许癫痫学者直接显像不同的神经递质,并直接提供实际的和潜在的致痫灶的显影。不同类型和程度的病理改变侵袭这些区域,现代神经影像技术有希望通过这些病理改变分类致痫区。(如神经递质的改变、离子通道的失调、结构性细胞蛋白的改变等)。我们相信这些显微镜下细胞学改变的直接显影将标志着微小病灶区时代”的到来。对致痫区病理生理学上的精确理解将与对这些显微性损害的鉴别相伴,这种准确的理解也将带来更为理性的癲痫外科治疗,以取得更好的外科疗效。
以上就是“癲痫外科治疗的前景”的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