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TAGS > 胶质母细胞瘤 > 胶质母细胞瘤诊断

GBM胶质母细胞瘤要检测哪些关键基因?

栏目:胶质母细胞瘤诊断|发布时间:2021-04-12 10:57:50 |阅读: 2987次|

  IDH野生型GBM(WHO Ⅳ级)是恶性程度较高的星形细胞肿瘤, 由分化差的肿瘤性星形细胞组成,细胞密度高、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多见,并见大量病理性核分裂象、明显的微血管增生和/或坏死是诊断的基本要点。

GBM<a href='/bingzhong/jzmxbl/' target='_blank'><u>胶质母细胞瘤</u></a>要检测哪些关键基因?

  IDH野生型GBM无IDH基因突变,占全部GBM的90%。 主要见于成人,男性多发,多为原发性,位于幕上,可累及周围及远处 脑组织。除IDH1、IDH2基因突变以外,检测的分子指标还包括 MGMT启动子区甲基化、EGFR vⅢ重排、TERT启动子区突变(C228T 和C250T)等。检测7号/10号染色体相关基因(MET、PTEN等)及融合 基因(FGFR1-TACC1、FGFR3-TACC3)有助于患者预后的评估及靶向药物的选择。另外,miR-181d对于GBM是一个预后相关的可靠指标,其表达状态可以评估患者对TMZ化疗的敏感性。

  巨细胞型GBM、胶质肉瘤及上皮样GBM均是IDH野生型GBM的不同亚型。巨细胞型GBM较为少见,主要由含怪异形核的细胞及多核巨 细胞组成,偶可见丰富的网状纤维。AURKB表达及TP53突变常 见,EGFR基因扩增少见,此亚型患者预后优于其他类型GBM。

  胶质肉瘤具有胶质和间叶组织双向分化的特点,常与GBM有关,也可由室管膜瘤和少突胶质细胞瘤转化而来。主要见于成人,可原发或继发,预后较差。

  上皮样GBM含有密集排列的上皮样细胞、部分横纹肌样细胞、 核分裂活跃、微血管增生和/或坏死,BRAF V600E突变率较高(50%~60%)。好发于小儿及青年人,常见于大脑和间脑,预后差。

  IDH突变型GBM(WHO Ⅳ级)伴有IDH1或IDH2基因突变,占全部GBM的10%,往往由弥漫性星形细胞瘤或间变性星形细胞瘤发展而 来。检测7号染色体/10号染色体相关基因(EGFR、MET和PTEN等)及 融合基因(PTPRZ1-MET)有助于患者预后的评估及靶向药物的选择。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咨询详情,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参考来源:脑胶质瘤的临床管理指南.2020版

还有疑问?咨询医学顾问点击即可电话沟通

了解更多教授相关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INC官方公众号请点击【INC国际神经科学】到微信上搜索并关注。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以及疑难病例协调等工作。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