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脑肿瘤

浸润性胶质瘤有特别的治疗方法吗?

栏目:脑肿瘤|发布时间:2025-04-03 19:03:15 |阅读: 2702次|浸润性胶质瘤有特别的治疗方法吗

  浸润性胶质瘤是一种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脑部肿瘤,其治疗方法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目前并没有一种单一的特别治疗方法能够完全攻克它,但多种传统和新兴的治疗手段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

  点击阅读INC巴特朗菲教授脑胶质瘤相关病例及研究:“难缠”的胶质瘤到底该怎么治?

浸润性胶质瘤有特别的治疗方法吗?

  一、手术治疗

  尽可能大程度安全切除原则

  对于浸润性胶质瘤,手术的主要目的是在尽可能不损害患者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大限度地切除肿瘤组织。由于肿瘤细胞具有浸润性,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确切界定肿瘤的边界。借助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如磁共振成像(MRI)及其功能成像(如弥散张量成像DTI、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等),可以对肿瘤的位置、与周围重要功能区及神经纤维束的关系进行更精确的评估。

  例如,在靠近语言功能区的浸润性胶质瘤手术中,fMRI能够确定语言功能相关脑区的位置,神经外科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制定手术方案,尽量在保护语言功能的同时切除肿瘤。然而,即使采用了这些技术,由于肿瘤细胞呈微观的浸润性生长,完全切除几乎是不可能的。研究表明,即使在显微镜下认为切除较为彻底的肿瘤,其边缘甚至周围看似正常的脑组织中仍可能存在肿瘤细胞。

  术中辅助技术

  术中神经导航是手术中的重要辅助手段。它可以实时显示手术器械在脑内的位置,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到达肿瘤部位并规划切除范围。另外,荧光引导手术技术也在浸润性胶质瘤手术中有一定的应用。例如,利用5 - 氨基乙酰丙酸(5 - ALA)的荧光特性,肿瘤细胞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下会发出荧光,这有助于区分肿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提高肿瘤切除的准确性和范围。

  尽管有这些辅助技术,浸润性胶质瘤的浸润性生长特性仍然限制了手术切除的彻底性,术后复发率较高。

  二、放射治疗

  常规外照射放疗

  放疗是浸润性胶质瘤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浸润性胶质瘤,外照射放疗通常采用适形放疗或调强放疗技术,以更好地将辐射剂量集中到肿瘤区域,同时减少对周围正常脑组织的损伤。放疗的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肿瘤的级别、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例如,对于高级别浸润性胶质瘤,一般会给予较高剂量的放疗,但同时也需要权衡放疗对正常脑组织可能造成的放射性损伤,如放射性脑水肿、放射性脑坏死等并发症。由于肿瘤细胞的浸润性,放疗很难完全覆盖所有肿瘤细胞,尤其是那些已经浸润到放疗靶区边缘甚至更远区域的细胞。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

  包括伽马刀、射波刀等技术。SRT具有高精度、高剂量聚焦的特点,可以对肿瘤局部进行更精确的照射。对于一些小的浸润性胶质瘤复发灶或者位于重要功能区难以进行常规手术切除的肿瘤部位,SRT可以作为一种补充治疗手段。

  然而,SRT同样面临着不能完全清除所有肿瘤细胞的问题,因为它主要针对可见的肿瘤组织或局部复发灶,对于广泛浸润的肿瘤细胞难以做到全面覆盖。

  三、化学治疗

  传统化疗药物

  替莫唑胺(TMZ)是治疗浸润性胶质瘤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它可以通过血 - 脑屏障,对肿瘤细胞的DNA进行甲基化修饰,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TMZ的用药方案通常有多种,如标准的5/28方案(连续服用5天,休息23天为一个疗程)。

  但是,长期使用TMZ会导致肿瘤细胞产生耐药性。肿瘤细胞可能通过多种机制逃避TMZ的杀伤作用,如DNA修复酶活性增强、药物转运蛋白表达改变等。此外,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如骨髓抑制、恶心、呕吐等,也会影响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对治疗的依从性。

  新型化疗药物和联合用药

  目前有一些新型化疗药物正在研发或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这些药物旨在克服传统化疗药物的局限性,例如针对特定分子靶点的化疗药物。联合用药也是一种研究方向,将TMZ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可能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

  然而,联合用药面临着药物相互作用、增加副作用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优化用药方案。

  四、新兴治疗方法

  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领域的新兴方向,对于浸润性胶质瘤也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其中一种策略,通过解除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增强机体自身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但是,脑肿瘤存在特殊的免疫微环境,血 - 脑屏障限制了免疫细胞和免疫药物的进入。而且,浸润性胶质瘤的肿瘤异质性较高,不同患者的肿瘤细胞免疫原性不同,导致免疫治疗的效果差异较大。肿瘤疫苗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免疫治疗手段也在研究之中,但目前尚未成为浸润性胶质瘤的常规治疗方法。

  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旨在通过纠正或改变肿瘤细胞的基因表达来治疗肿瘤。例如,通过导入肿瘤抑制基因或干扰癌基因的表达来抑制肿瘤生长。

  不过,基因治疗面临着诸多技术问题,如基因传递载体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基因编辑的准确性等。在浸润性胶质瘤治疗中,目前还处于实验研究阶段,距离临床广泛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靶向治疗

  随着对浸润性胶质瘤分子生物学特征的深入了解,越来越多的分子靶点被发现。靶向治疗药物可以特异性地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这些靶点,如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

  然而,目前靶向治疗在浸润性胶质瘤中的效果也有限,主要是因为肿瘤细胞存在多种分子改变,单一靶点的靶向治疗难以完全抑制肿瘤生长,并且同样存在耐药性的问题。

  五、综合治疗与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

  由于浸润性胶质瘤的复杂性,综合治疗是目前相对有效的治疗策略。综合运用手术、放疗、化疗以及新兴的治疗手段,可以从不同方面对肿瘤进行打击。例如,先进行手术切除,然后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子特征进行放疗和化疗,对于复发或难治性的浸润性胶质瘤,可以考虑尝试新兴的治疗方法。

  这种综合治疗模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患者的生存期、缓解症状并提高生活质量。

  个体化治疗

  每个浸润性胶质瘤患者的肿瘤在病理类型、分子特征、肿瘤位置以及身体状况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个体化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对患者肿瘤的详细分子检测,如检测肿瘤细胞的基因突变、基因表达谱等,可以制定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具有特定分子靶点的患者,可以优先考虑靶向治疗;对于免疫原性较高的肿瘤,可以尝试免疫治疗。个体化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是浸润性胶质瘤治疗的发展方向。

  综上所述,浸润性胶质瘤没有单一特别的治疗方法,而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并朝着个体化治疗的方向不断探索和发展,以提高对这种难治性肿瘤的治疗效果。

  相关案例阅读:

  儿童胶质瘤案例:为母则刚,携7岁胶质瘤孩子赴德成功手术,这位母亲的经验是什么?

  脑肿瘤的“早期信号”包括头痛、呕吐、视力下降、视野缺损、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肢体无力/麻木、走路不稳、癫痫等,此外也有一些比较少见的症状,如肥胖(一段时间内体重明显增加)、手脚变大、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发育迟缓或身高增长迅速、尿崩、儿童性早熟等,当出现这些症状的一种或多种,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排查脑肿瘤。

  辰辰在一场小小的交通事故后总是抱怨头晕,为明确有没有大脑损伤,担心后遗症,辰辰妈妈带他到医院做了核磁共振,结果竟然查出“小脑占位”,考虑胶质瘤可能性大。还好及时发现了脑瘤,趁着孩子还没有其他更严重的症状,辰辰妈妈决心趁早治疗。试想,如果当初没把孩子头晕的情况放在心上,孩子的症状会继续加重,到较后很可能恶化危及生命……点击此处即可查看案例全文

  “浸润性胶质瘤有特别的治疗方法吗?”全文内容仅供阅读参考,并非针对任何具体患者的医学建议。若怀疑自己或经检查患有“胶质瘤”,务必及时寻求可靠医生的协助,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在与肿瘤疾病抗争的道路上,患者及其家属需深刻理解,这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一次严峻考验,更是关于希望、毅力与团结的深刻较量。通过遵循规范的治疗流程、接受科学的康复指导,并借助社会各界的合力支持,就会为肿瘤患者点亮生命的希望曙光。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