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检查报告里,“鞍区占位”这个词可能会让患者和家属一头雾水,心生恐惧。它究竟意味着什么?会给身体带来怎样的影响?什么是鞍区占位?鞍区,位于我们大脑底部中央,形状类似马鞍,这里是人体重要内分泌器官垂体的所在地,同时还包含了许多重要的血管、神经组织,如视神经、颈内动脉等。而“占位”,简单来说,就是原本该区域正常的组织结构被其他异常的物质占据了。这些异常物质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其中肿瘤最为常见,比如垂体瘤、颅咽管瘤、脑膜瘤等;此外,还可能是囊肿、血肿或者其他一些炎性病变组织。当这些占位性病变出现在鞍区时,就会对周围的正常组织产生压迫,进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症状表现
(一)内分泌紊乱症状
由于鞍区有垂体这个“内分泌司令部”,一旦鞍区占位影响到垂体的正常功能,就容易出现内分泌紊乱相关症状。
-垂体激素分泌过多:
-生长激素过度分泌:如果是儿童,可能导致巨人症,孩子身高增长速度远远超出同龄人,骨骼生长迅速,四肢变得又长又粗。而成人则可能患上肢端肥大症,表现为面部五官逐渐增大,如鼻子变宽、嘴唇变厚、下颌前突,手指和脚趾也会变粗,鞋子、戒指尺寸不断增大。
-泌乳素分泌过多:女性患者可能出现月经紊乱,月经周期延长甚至闭经,还可能出现非哺乳期溢乳现象。男性则可能出现性功能减退,如性欲下降、勃起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乳房发育。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过多:会引起库欣综合征,患者表现为向心性肥胖,脸圆得像满月,腹部脂肪堆积,四肢相对较细,皮肤变薄,容易出现瘀斑,还可能伴有高血压、高血糖等症状。
-垂体激素分泌不足:当垂体受到严重压迫,激素分泌不足时,会出现相应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比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会感到乏力、怕冷、嗜睡、记忆力减退、皮肤干燥粗糙;性腺功能减退,女性会出现不孕,男性精子数量减少、不育等。
(二)视力、视野障碍
鞍区占位病变很容易压迫到附近的视神经、视交叉等结构,从而导致视力、视野问题。患者常常会感觉视力逐渐下降,看东西越来越模糊,就像眼前蒙了一层纱。在视野方面,可能出现双颞侧偏盲,简单来说,就是看正前方的物体时,两侧的东西看不到,就像眼睛的余光范围变小了。这种视力和视野的改变可能是逐渐发生的,一开始患者可能并未察觉,直到问题比较严重了才引起注意。
(三)头痛
鞍区占位引发的头痛较为常见。这是因为占位病变使得鞍区内压力升高,周围硬脑膜受到刺激,从而产生头痛症状。头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是轻微的隐痛,间断发作,而有的则可能是较为剧烈的胀痛,持续不缓解。随着病情进展,头痛可能会逐渐加重。
(四)其他症状
如果占位病变进一步发展,压迫到周围其他神经结构,还可能出现一些其他症状。比如压迫动眼神经,会导致眼球运动障碍,眼睛无法正常转动,出现复视(看东西有重影)的现象;压迫到下丘脑,可能引起体温调节异常、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问题。
严重程度判断
鞍区占位的严重程度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判断。
(一)病变性质
-良性病变:像一些垂体微腺瘤、小型囊肿等,如果没有引起明显的症状,或者通过及时治疗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一般来说对身体的危害相对较小,不算特别严重。例如,部分垂体微腺瘤患者,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激素水平也没有明显异常,定期观察即可,对生活质量和寿命影响不大。
-恶性病变:若鞍区占位是恶性肿瘤,如垂体癌,其生长速度快,容易侵犯周围组织和远处转移,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情况就非常危急。即使经过积极治疗,预后也往往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二)占位大小与位置
-占位大小:占位病变体积越大,对周围组织的压迫就越严重,引发的症状也就越明显,病情也就相对更严重。例如,一个较大的颅咽管瘤可能会广泛压迫垂体、视神经、下丘脑等重要结构,导致多种严重症状同时出现,治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占位位置:鞍区内结构复杂且重要,占位病变所处的具体位置至关重要。如果病变紧邻视神经、颈内动脉等关键结构,即使体积较小,也可能因压迫这些重要组织而产生严重后果,如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三)对身体功能的影响程度
如果鞍区占位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内分泌紊乱,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代谢异常、生殖功能障碍,或者造成了明显的视力、视野损害,甚至影响到神经系统的其他功能,如出现昏迷、肢体活动障碍等,说明病情已经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干预治疗。
治疗方法
(一)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鞍区占位的主要方法之一,目的是尽可能切除占位病变,解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经鼻蝶窦手术:这是目前治疗鞍区占位常用的微创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垂体瘤等病变。手术通过鼻腔进入,利用特殊的器械和显微镜或内镜技术,在不损伤过多正常组织的情况下,将肿瘤切除。这种手术方式创伤小,术后恢复相对较快,患者面部也不会留下明显疤痕。但对于一些肿瘤体积较大、侵犯范围较广的情况,可能无法完全切除肿瘤。
-开颅手术:当占位病变位置特殊、体积巨大,或者与周围重要血管、神经粘连紧密,经鼻蝶窦手术难以实施时,可能需要采用开颅手术。开颅手术可以更直接地暴露病变部位,便于医生进行操作。但开颅手术创伤较大,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时间也较长,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如感染、出血、脑脊液漏等。
(二)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利用高能射线杀死肿瘤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对于一些不能完全手术切除的鞍区占位病变,或者术后残留、复发的肿瘤,放疗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放疗可以精确地对肿瘤部位进行照射,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的生长,减轻肿瘤对周围组织的压迫。但放疗也有一定副作用,可能会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如导致垂体功能进一步减退、放射性脑损伤等,不过随着放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副作用在逐渐减少。
(三)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在鞍区占位的治疗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针对垂体瘤:如果是泌乳素型垂体瘤,首选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如溴隐亭、卡麦角林等。这些药物可以抑制泌乳素的分泌,使肿瘤体积缩小,从而缓解症状。多数患者在服药后,泌乳素水平会逐渐下降,月经紊乱、溢乳等症状得到改善,肿瘤也可能会明显缩小。对于一些生长激素型垂体瘤患者,生长抑素类似物如奥曲肽等药物可以降低生长激素水平,改善肢端肥大症的症状。
-内分泌替代治疗:当鞍区占位导致垂体激素分泌不足时,需要进行内分泌替代治疗。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要补充甲状腺激素(如左甲状腺素钠片);性腺功能减退者,男性可能需要补充睾酮,女性则可能需要补充雌激素、孕激素等,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术后护理要点
(一)一般护理
术后患者需要在监护室观察一段时间,待生命体征平稳后转回普通病房。在病房内,要保持环境安静、整洁,温度和湿度适宜。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患者术后身体较为虚弱,需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尽量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和头部碰撞。同时,要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心理支持,因为手术和疾病带来的不适可能会让患者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二)伤口护理
如果是经鼻蝶窦手术,要注意保持鼻腔清洁,避免用力擤鼻、抠鼻,防止鼻腔内的伤口裂开或引起感染。医生会定期清理鼻腔分泌物,观察鼻腔有无出血、渗液等情况。对于开颅手术患者,要保持头部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定期更换伤口敷料,密切观察伤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等感染迹象。若伤口出现疼痛加剧、异味或分泌物增多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一般头部伤口拆线时间在术后7-10天左右,具体时间医生会根据伤口愈合情况决定。
(三)饮食护理
术后饮食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调整。术后初期,患者胃肠功能可能尚未完全恢复,可先给予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粥、面条等。随着病情好转,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饮食应富含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鱼肉、新鲜蔬菜水果等,以促进身体恢复。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不利于身体康复。对于因内分泌紊乱导致血糖、血压异常的患者,还需要遵循相应的饮食原则,控制糖分和盐分的摄入。
(四)病情观察
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视力、视野是否有改善,头痛是否缓解,有无新的神经功能障碍出现等。同时,要关注患者的内分泌功能状态,观察有无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等表现,如有无乏力、怕冷、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发现患者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以便进行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五)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如果患者因手术出现肢体活动障碍,可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从简单的肢体活动开始,如握拳、屈伸肢体等,逐渐增加锻炼强度,进行站立、行走训练等。对于有视力、视野障碍的患者,可进行一些视觉康复训练,如视觉追踪练习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此外,患者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定期复查
术后定期复查对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复发或并发症至关重要。复查项目通常包括头颅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以观察肿瘤是否复发或残留;还会进行相关的内分泌功能检查,了解垂体激素水平是否恢复正常或需要调整内分泌替代治疗方案。复查时间间隔一般在术后初期较短,随着时间推移可适当延长,具体时间安排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患者务必按照要求定期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问题解答
1.鞍区占位手术后会复发吗?
鞍区占位手术后存在一定的复发几率。复发与否主要取决于病变的性质、手术切除的程度等因素。对于良性肿瘤,如果手术能够完全切除,复发的可能性相对较小;但如果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或者是恶性肿瘤,复发风险就会较高。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2.放疗对鞍区占位患者有哪些副作用?
放疗的副作用主要包括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可能导致垂体功能进一步减退,加重内分泌紊乱症状;还可能引起放射性脑损伤,出现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此外,放疗部位的皮肤可能会出现红肿、瘙痒、脱皮等放射性皮炎表现。不过,医生会在放疗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如精确放疗技术、控制放疗剂量等,来尽量减少这些副作用的发生。
3.药物治疗鞍区占位一般需要持续多久?
药物治疗的持续时间因病情而异。对于泌乳素型垂体瘤患者,使用溴隐亭等药物治疗,可能需要长期服药,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持续数年甚至终身服药,具体停药时间需根据泌乳素水平、肿瘤大小等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并尝试停药。而对于内分泌替代治疗,如因垂体功能减退补充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往往也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具体疗程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确定。
相关阅读
+一岁小朋友较大颅脑鞍区胶质瘤案例,三名国际教授连夜提供二意见
鞍区胶质瘤案例:刚满1岁的宝宝还没来得及长大,却就要匆匆离世。对一周岁脑内较大胶质瘤患儿小晴(化名)的父母来说,再没什么比这更痛心、残忍的事儿了!
一个鲜活的小生命就真的这样放弃了吗?小晴的父母于心不忍,四处求医,从当地二线城市辗转到一线城市,从国内专家问诊到海外的神外专家,他们一直在期待孩子能有更长生存的可能性。直到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三位国际儿童神经外科专家为小晴提供了多种优于国内的咨询意见后,他们终于觉得全部努力没白费,上天还是在眷顾着这个不幸的家庭。
国内:年龄太小,手术风险太大
“肿瘤位置较深,孩子年龄太小,脑瘤太大,手术风险很高,切除率不高,且术后较大可能出现失明……”辗转托付熟人朋友挂专家号,问诊过很多国内大医院的神经外科医生,得到的说法如出一撤。
小晴父母只知道,不治疗,孩子脑子里的肿瘤还将继续生长,较终将继续压迫脑内相邻组织,甚至会有生命危险。
孩子脑瘤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
手术成功率和切除程度到底有多大?
到底谁能确定更佳的治疗效果?
下一步的治疗之路在哪里?
……
带着这些在国内无法得到明确答案的问题,小晴的父母放眼海外,开始去寻求海外专家的咨询意见。
小晴父母发动了身边的亲朋好友寻找国外的儿童神经外科专家,较终得知国际、在中国有代表处的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中有三位神经外科领域赫赫有名的儿童神经外科专家--德国巴特朗菲教授、意大利Concezio Di Rocco教授、加拿大James T.Rutka教授,于是快速取得与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中国代表处的联系,并整理小晴的全部影像报告、病例资料等同时与这三位儿科教授进行了远程咨询。由于孩子病情紧急,在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的努力协调下,三位国际教授连夜给出了国际水准的咨询意见...【点击查看详细】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专注于汇集全球神经外科大咖,涵盖各细分领域的手术大师,致力于推动全球神经外科学术交流、技术支持、疑难病例联合咨询及示范教学手术等工作。旨在促进中外医学交流和合作,引进前沿技术成果,助力国人不出国门可享国际高端技术,为国内外患者带来帮助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