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膜瘤曾经被命名为真菌样瘤,肉瘤,圆柱状瘤,上皮细胞肿瘤和纤维瘤,Harvey Cushing较后选择了“脑膜瘤”来命名。1922年,他在Cavendish的演讲中报告了85例脑膜。1938年, Cushing和Eisenhardts总结了1903年至1932年收治的313例患者的资料并发表了论著,详细阐述了脑膜瘤的分类、局部行为、发展史和手术转归。从那时起,神经外科领域关于脑膜瘤的兴趣一直没有下降。1922年,Cushing写到:“没有比将脑膜瘤完整切除并且保留患者功能更能令人满意的了”,这一结论即使是在80年后的今天仍然适用。
脑膜瘤怎么治疗效果较好?
手术是脑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是去除全部脑膜瘤和其起源的膜。脑膜瘤的位置决定了切除脑膜瘤的复杂性。与颅底,脑部血管(矢状窦或海绵窦)或视神经鞘膜中的脑膜瘤相比,位于脑表面(凸)的脑膜瘤更容易被切除。
脑膜瘤治疗的较好方法就是手术完全全切肿瘤。手术切除肿瘤程度越高,术后复发的机会越低。1957年, Simpson介绍了脑膜瘤手术切除的5级分类。I级的复发率为10%;Ⅱ级的复发率高出两倍。 Simpson分类的级别越高,复发的可能性越大。如果切除范围达瘤周2cm就属于0级切除。研究显示0级切除凸面脑膜瘤手术后没有复发;平均随访期为5年8个月。1992年, Kobayashi和同事根据手术显微镜下切除程度修改了 Simpson的分类标准。
脑膜瘤的解剖位置与其复发率有关。某种部位肿瘤手术全切除越困难,如蝶骨嵴脑膜瘤,复发的可能性越大。如果脑膜瘤侵犯到静脉窦內,如矢状窦旁脑膜瘤,其复发率较高。脑膜瘤的复发率在不同的研究系列有所不同;蝶骨嵴脑膜瘤的复发率较高(>20%),矢状窦旁脑膜瘤次之(8%-24%)。凸面和鞍上脑膜瘤的复发率分别为5%和10%。
非手术治疗用于复发脑膜瘤或未能全切除的脑膜瘤,可以采用标准放疗或立体定向放疗。放疗可能对控制肿瘤有益,同时需考虑放疗众所周知的副作用及并发症。Guthrie及其同事们明总结“当选择手术治疗脑膜瘤时,放疗用于以下方面:(1)恶性脑膜瘤术后;(2)未能全切的脑膜瘤,估计很可能较终复发;(3)存在多个复发的肿瘤,再手术风险很大;(4)单独治疗症状进行性恶化而又不能手术治疗的脑膜瘤。然而,神经外科界越来越多地采用立体定向放疗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但将其作为难以手术切除后脑膜瘤(如海绵窦或斜坡脑膜瘤)的优选治疗目前还存在争议,这也是因为疑难位置的手术难度过大、对于医生要求更为苛刻造成的。
脑膜瘤患者的预后因素
脑膜瘤患者的恢复情况可能会因手术时间和类型、是主刀医生的能力水平而异。通常,患者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观察过夜。二天,他们有望被转移到常规的医院病房,在那里他们将散步,吃饭和喝水。在普通的住院时间为两到五天。有时,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然后再出院返回家中。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的专家成员、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教育委员会现任主席德国巴特朗菲教授主刀的脑膜瘤手术患者,很多在ICU观察一天即被转入普通病房,且身体恢复较快、预后较好,2021年教授将再次来华学术交流,期间为高难度、,或者追求较好手术质量的神经外科患者亲自主刀手术,现开始全国范围内招募神经外科疾病患者!
相关资料信息来源:Youmans Neurological Surg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