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前沿

酰胺质子转移技术原理

栏目:神外前沿|发布时间:2021-12-23 10:51:48 |阅读: |

  质子转移(amideprotontransfer、APT)是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数量转换器),CEST)技术的一种较新的类型,较早于2003年由Zhou等人提出,MRI(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是一种类型。CEST技术由磁化转移(magnetizationtransfer,MT)技术发展而来,主要是通过物理方法或使用新的对比剂来产生影像对比,从而获得更好的成像效果。

  作为CEST技术的延伸和发展,酰胺质子转移技术可通过检测蛋白质或多肽内低浓度的酰胺质子(NH)来检测,能够反映其浓度和环境变化,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该文综述了酰胺质子转移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其临床应用和前景作一综述。

  酰胺质子转移技术原理

  人类组织中存在着多种可移动蛋白和肽类物质,而在不同的化学环境下,如胺基、酰胺基等,可引起主磁场中氢质子进动频率的变化;采用选择偏共振RF脉冲对不同基团进行饱和;某一特定大分子的饱和质子会和周围的自由水质子发生交换,使得某些水分子中的一部分达到饱和。利用酰胺质子转移法检测通过选择预饱和游离蛋白和多肽中酰胺质子的信号,在与酰胺质子交换后检测周围自由水的信号,通过采集自由水饱和前后信号的变化,间接得到酰胺质子转移信号。Zhou等发现,酰胺质子在8.25ppm上与质子MRS共振,接近于偏离水信号3.5ppm的地方,并能与水中的氢质子进行化学交换。从不同频率下发射的信号中获取一条信号,这就是Z谱。它的两面都是不对称的峰型,以水峰为中心,在距离水峰+3.5ppm处为NH峰,在程度上施加了饱和脉冲,表明在水信号降低的情况下,水信号降低,说明酰胺质子饱和后出现酰胺质子转移效应;也就是通过检测水信号,就可以间接得到酰胺质子和水的交换,从而得到NH的变化,从而对体内环境的变化作出反应。结果表明,酰胺质子转移性与胺质子浓度、pH值呈正相关。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