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动脉狭窄
神经内科
Basilar artery stenosis or occlusion
基底动脉狭窄
中老年人群
头晕、头痛 、视力丧失、行走不稳、吞咽困难
动脉粥样硬化
药物治疗
基底动脉狭窄是指基底动脉管腔发生狭窄,影响后循环脑血流供给,从而引起急性或慢性脑缺血缺氧,进而导致短暂性脑缺血性发作(TIA)或卒中的—类疾病。
1.基本病因
中老年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较常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青年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需警惕动脉夹层或动脉炎所致。
2.诱发因素
过量食用高脂食品、吸烟、饮酒、精神过度紧张、过劳、更年期以及缺乏锻炼常可促进本病的发展。
高血压、糖尿病控制不佳患者,易患此病。
典型症状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患者可能出现一过性头晕或眩晕,视力丧失、视野缺损或复视,眼震,站立或行走不稳,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语言不清或声音嘶哑等症状,多在半小时内缓解,较长不超过24小时。
2.后循环缺血性卒中
主要表现24h内不能缓解的头晕、眩晕,失语,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视力视野缺损,感觉障碍,偏瘫等,
常有意识障碍。症状可经过治疗后逆转恢复,也可能进行性加重,甚至死亡。
伴随症状
1.常伴随感觉异常和精神障碍,如手脚麻木,出汗,精神紧张、躁动等。
1.脑组织影像检查
包括CT和磁共振成像(MRI)
对于TIA或卒中发作急性期患者,入院CT检查可鉴别脑出血情况,磁共振成像(MRI)的DWI和ADC序列可检测急性脑梗死的部位和大小范围。
2.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无创检查方法,可评估患者颅内血管的交通情况,检测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狭窄程度等。
3.CT血管造影(CTA)
CTA可以提供主动脉弓、弓上血管开口、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解剖和形态学信息,评估基底动脉的狭窄程度和部位。
4.磁共振成像血管造影(MRA)
可显示基底动脉狭窄的解剖部位和狭窄程度,但患者体内有铁磁性金属植入物时(如心脏起搏器)不适合本项检查。
5.全脑血管造影(DSA)
诊断基底动脉狭窄的"金标准"”。不同于CTA和MRA检查,DSA属于有创性检查,需要住院在手术室局麻下完成。DSA检查有助观察主动脉弓的类型、基底动脉狭窄病变的性质(如狭窄部位、狭窄程度、斑块的整体形态、斑块有无溃疡)、椎动脉和颅内Willis环的完整性等。
6.高分辨率磁共振检查(HRMRI)
可清晰地观察到基底动脉狭窄部位的病变结构和病变性质,如病变表面规则与否、病变长度、负荷、管腔重塑比等,可为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1.抗血小板治疗
患者根据医嘱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中的一种或两种联用均可。两者联用可以增强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但应根据患者耐受能力酌情选择。
2.他汀隆脂治疗
可降低血脂水平,稳定斑块,无禁忌的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应遵医嘱坚持服药。
3.血管内介入治疗
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方式包括单纯球裘扩张术、球扩支架植入术、自膨支架植入术。需根据病变的特征和长度,由术者决定选择不同类型的治疗方式。
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可能合并周围血管、心血管、颈动脉、椎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狭窄,需注意筛查,积极治疗。
凡中年以上有家族遗传的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史及肥胖患者均应积极治疗,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并应改善心血管功能及脑血液循环,加强体育锻炼,减肥,劳逸结合,合理饮食,低脂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