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瘤放疗会影响发育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恶性肿瘤是儿童继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之后较常见的恶性肿瘤,是儿科较常见的实体器官肿瘤,在儿童癌症死因中居首位,死亡率超过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虽然手术、放疗和化疗的进步提高了CNS肿瘤患儿的生存率,但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是恶性脑肿瘤。患有这些恶性肿瘤的儿童可以通过手术、化疗、放疗或这些方式的组合进行治疗。考虑到这些儿童的5年总生存率(OS)超过70%,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治疗目标一直是减少毒性,同时保持治疗的合适性。质子治疗是外束放射治疗的一种,较早是在1946年,当时罗伯特·威尔逊发表了一篇关于质子独特的物理性质及其在肿瘤学中的潜在应用的文章。一个质子束中心建于20世纪50年代,1958年患者一次接受了质子放射治疗。这些中心显示了正常组织保留的潜力,具有更精确的肿瘤靶向。在过去的10年里,质子治疗已在儿童恶性肿瘤中获得青睐,越来越多的患者被治愈,他们的疾病有一个长期生存的期望。
治疗策略
对CNS肿瘤主要采取多模式治疗,包含手术、放疗和化疗。CNS肿瘤的确诊需要神经外科医生进一步评估、取组织活检,并且尽量实现肉眼下全切。依据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可使用辅助放疗和化疗。
开放性手术是取材送组织学诊断和尽可能大块切除肿瘤的优选方法。应尽量请小儿神经外科医生实施肿瘤切除术,因为他们能将远期并发症降到较低[3]。大多数病例可以实现近全切。但一般无法实现全切,因为如果追求切缘阴性,则有可能导致长期性神经功能损伤,况且手术也无法切除浸润到切缘以外的散在肿瘤细胞。因此患者需接受辅助治疗,即放疗和化疗。
放疗
放疗在儿童CNS肿瘤的治疗中必不可少。是否使用放疗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化疗能否合适替代,以及患儿的年龄。考虑到严重神经认知后遗症的风险,3岁以下儿童通常不行放疗。
若选择放疗,在规划靶区(局部还是全脑全脊髓照射)和放疗剂量时应考虑肿瘤的位置、分期、亚型、可能的扩散方式、有无合适化疗,以及患儿年龄。
一般采用传统外照射,其他技术包括三维适形放疗(根据肿瘤大小和形状调节的适形放疗)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儿童脑瘤放疗会影响发育吗?放疗并发症
虽然放疗是合适的辅助治疗手段,但会导致急性和远期并发症,是对于神经系统仍在发育的婴幼儿。颅脑放疗的并发症可归纳为以下3个阶段。
●急性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由脑损伤所致的炎症和水肿引起。症状包括头痛、恶心、嗜睡、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和发热。
●早期迟发性反应:在放疗结束后数周至3个月发生,可能由肿瘤反应、瘤周水肿和脱髓鞘共同导致。其表现包括:暂时性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嗜睡综合征,表现为较度困倦和颅内压增高症状,例如头痛、恶心、呕吐、厌食和易激惹;无症状的MRI增强,与肿瘤进展可能难以区分。
●晚期反应:在放疗结束后>90日发生,通常不可逆。其原因是受到较大剂量照射的肿瘤部位或其附近出现放射性脑坏死、弥漫性白质损伤(如白质脑病)、继发性恶性肿瘤和血管病变。一般表现为神经认知功能受损、社交和行为异常。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101例接受颅脑放疗的脑肿瘤患儿,5%发生了放射性坏死。
根据肿瘤位置和照射野不同,也可能出现其他并发症,例如听力障碍、下丘脑和垂体内分泌疾病,以及白内障、视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或皮质盲导致的视力障碍。
目前有多种策略用于尽量减少放疗的远期并发症,例如对相对低危的病变降低放疗剂量,以及应用三维适形放疗。无论肿瘤的形状如何,三维适形放疗都是通过定制治疗在肿瘤体积的轮廓内提供较大照射,从而将相邻正常组织的照射量降至较低。质子束放疗能够将大多数能量(质子)聚集在靶区并较大水平减少出射剂量,这一独特能力也可以尽量减轻放疗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质子放疗已成为某些脑肿瘤的优选治疗方法。与传统光子放疗相比,质子放疗减轻了正常脑组织和脑脊髓轴前结构受到的低剂量辐射暴露。短期来看,质子放疗可以减少血液系统和胃肠道副作用,从而增强患者对同步和辅助化疗的耐受性。长远来看,质子放疗可降低放疗导致神经认知、内分泌、血管和发育后遗症的风险,以及放疗导致继发性恶性肿瘤的风险。这对于拟行放疗的年幼儿童而言重要。
总结:是否放疗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诊断。放疗虽然是合适的辅助治疗手段,但会引起急性和远期并发症,特别是神经系统尚在发育的婴幼儿出现远期神经发育损害的风险增高。远期并发症通常不可逆,包括放射性坏死、白质损伤、血管病变和继发性恶性肿瘤。放疗的时机、剂量和范围取决于肿瘤的组织学、位置、大小、分期、预期的扩散方式,以及有无合适化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