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学术交流 > 视频专辑

颅底脑膜瘤如何顺利切除?国际教科书级神外专家Takeshi Kawase教授现场交流

栏目:视频专辑|发布时间:2020-01-14 13:01:36 |阅读: 1858次|

  颅底脑膜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一类肿瘤,手术切除肿瘤是主要治疗手段,并不是绝症,很多患者切除肿瘤后都回归正常生活。

  显微外科手术是脑膜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也是合适的治疗途径。其关键在于保护瘤体旁边的正常脑组织,并在手术过程中尽量控制肿瘤出血并分离出与肿瘤相关的血管及神经。Simpson(1957年)提出脑膜瘤切除I-V级分级标准被临床广泛应用至今。

  + I级:肿瘤完全切除,包括受累硬膜与颅骨;

  + II级:肿瘤完全切除,电凝灼烧附着的硬膜;

  + III级:肿瘤肉眼完全切除,但未切除或电凝灼烧硬膜(比如一些主要静脉窦)

  + IV级:肿瘤次全切除;

  + V级:单纯减压术或活检。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咨询详情,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临床研究显示,SimpsonⅠ、Ⅱ级术后5年肿瘤复发率仅为4%-9%。脑膜瘤因多为良性,手术治愈率高,复发率低,但位置各不相同,为更好的手术效果和预后,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及更为前沿的设备,保障脑膜瘤的病灶全切率。

  2019年11月9日,INC二届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年会在上海外滩源(原英国总领事馆)召开,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国际教科书级神外专家Takeshi Kawase教授在会上交流了其关于颅底脑膜瘤顺利手术切除的技术要点、原则方法等。Takeshi Kawase教授来自日本,他是神经外科领域高难度手术入路Kawase入路的创始提出者、国际神经外科后颅窝解剖三角区Kawase三角区的发现及定义者、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终身荣誉主席(2014年至今)。

  据悉,kawase入路适应于岩斜区和桥小脑角区(CPA)病变,例如脑膜瘤、脊索瘤、三叉神经鞘瘤、听神经瘤或表皮样囊肿病变等,基底动脉的动脉瘤或基底部较低位置动脉瘤的夹闭,以及中线上或幕上的脑桥前的上皮样囊肿很同样这个入路。

  Takehsi Kawase教授在颅底解剖和手术方面处于国际前沿地位。他以创始发明了高难度的Kawase手术入路, 这一入路为大脑斜坡中部至海绵窦区域提供了更好的视野,可在直视脑桥表面的情况下清除硬膜外及硬膜内肿瘤。通过这种入路,颅底神经损伤、颞叶和脑干的牵拉损伤的风险被降到了较低水平。

还有疑问?咨询医学顾问点击即可电话沟通

了解更多教授相关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INC官方公众号请点击【INC国际神经科学】到微信上搜索并关注。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以及疑难病例协调等工作。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