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被怀疑患有胶质瘤,家长往往陷入信息洪流中。这份指南将以简明的语言,梳理儿童胶质瘤诊疗的关键步骤与注意事项,帮助家长清晰了解治疗路径。
一、早期识别:儿童胶质瘤的典型信号
儿童胶质瘤的症状因肿瘤位置和级别而异,但以下三类表现需格外警惕:
1.颅内压增高:晨起头痛、喷射性呕吐、视力模糊(视乳头水肿)
2.神经功能异常:肢体无力、走路不稳(小脑肿瘤)、语言障碍
3.特殊症状:反复癫痫发作(大脑半球肿瘤)、生长发育迟缓(下丘脑肿瘤)
重要提示: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头围异常增大、喂养困难,合并神经纤维瘤病等遗传疾病时需警惕家族史。
二、诊断流程:从影像学检查到病理确认
1.影像学检查(核心手段)
-MRI平扫+增强:清晰显示肿瘤位置、边界、血供,区分实性/囊性结构
-多模态技术:弥散张量成像(DTI)评估神经纤维束受累情况,磁共振波谱(MRS)鉴别良恶性
-PET-CT:在活检前定位高代谢区域,提高取材准确性
2.病理诊断(金标准)
通过手术切除或立体定向活检获取肿瘤组织,结合WHO分级标准与分子特征(如BRAF突变)进行综合判断。2021版WHO分类首次将儿童胶质瘤与成人区分,强调精准分型的重要性。
3.术前评估
-神经功能测试:智力、语言、认知能力评估
-视频脑电图:明确癫痫起源灶
-内分泌检查:下丘脑/垂体区域肿瘤需监测激素水平
三、治疗原则:多学科协作的个体化方案
1.低级别胶质瘤(WHO I-II级)
-手术优先:在保护神经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全切,90%以上患儿可长期生存
-辅助治疗:残留或复发时选择化疗(如卡铂+长春新碱),放疗慎用(可能影响发育)
-靶向治疗:BRAF突变型可使用曲美替尼等药物,需严格遵循临床试验规范
2.高级别胶质瘤(WHO III-IV级)
-最大安全切除:结合荧光导航、术中电生理监测提高切除率
-综合治疗:术后同步放化疗(如替莫唑胺方案),复发患者可尝试免疫治疗
-临床试验:对于难治性病例,建议参与新型药物临床试验
3.特殊类型处理
-脑干胶质瘤:活检明确病理后,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如DIPG推荐电场治疗)
-视路胶质瘤:优先考虑化疗,避免损伤视力
四、术后护理与长期管理
1.急性期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及神经系统症状
-抗癫痫药物规范使用(术后3-6个月)
-营养支持:高蛋白饮食+维生素补充
2.功能康复:
-肢体功能障碍:早期介入康复训练
-认知损伤:定期进行神经心理学评估
-视力保护:定期眼科随访
3.随访计划:
-前2年每3个月MRI复查,之后每半年一次
-长期监测生长发育、激素水平及第二肿瘤风险
五、家长常见问题解答
Q1:儿童胶质瘤能彻底治愈吗?
低级别胶质瘤手术全切后5年生存率超90%,但需终身随访。高级别胶质瘤5年生存率约30-50%,复发后需多学科联合治疗。
Q2:放化疗对孩子影响有多大?
儿童放疗可能引发认知下降、内分泌紊乱,需严格控制剂量。化疗副作用如骨髓抑制可通过药物调整缓解,多数可逆。
Q3:靶向治疗需要基因检测吗?
是的。BRAF、NF1等基因突变状态决定靶向药物选择(如MEK抑制剂),需通过基因测序指导精准用药。
Q4:如何判断肿瘤复发?
定期MRI复查是关键。复发常表现为原有病灶增大或出现新病灶,结合临床症状(如头痛加重)综合判断。
六、最新进展与希望
2024版中国指南强调:
-多学科协作(MDT)模式成为标准
-分子分型指导治疗决策
-婴幼儿胶质瘤采用"观察-延迟治疗"策略
-质子放疗等新技术减少正常组织损伤
面对儿童胶质瘤,家长需保持理性认知: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过度治疗反而增加并发症风险。积极参与随访,关注孩子心理需求,才能帮助他们在抗癌路上走得更远。
推荐阅读:
在治病的时候,爸爸妈妈的心思只有一个,就是让孩子活下来。当然,除了活下来;对于患病时年纪尚小的孩子,在治疗结束后,可以回到学校开始或者继续学习,和同龄的小朋友们一起玩耍;这也是父母和孩子的共同期望。在重要的人生新起点,幼升小的他癫痫发作,罹患脑瘤,年仅6岁的安安,经历过一次开颅手术却不幸再次复发。在一度绝望之际,6个月前在INC协助下赴德找到巴教授进行手术全切肿瘤,现在孩子的情况恢复怎样了?肿瘤有复发吗?我们来看看全切手术后6个月患儿的复诊情况。
“我研究了安安的核磁共振影像,肿瘤已经完全切除,没有复发或残留。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建议每年进行一次核磁共振检查。目前不需要任何辅助治疗,这个小男孩可以快乐的继续正常生活。”这是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的德国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教授发来的安安术后6个月的随访回复。看到教授的回复,安安母亲激动的和我们交流她的心情并再次表示感谢:“看到太激动了,遇见你们就是我们一家的幸运,谢谢!”...【点击了解详细信息】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该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咨询技术支持以及疑难病例联合咨询等工作。INC旗下含有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国际神经外科专家团(WNEG,World Neurosurgical Expert Group)等多个学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