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血管生成拟态的发现和结构,近年来以贝伐单抗为代表的血管生成控制剂在胶质瘤的治疗中远达不到预期的疗效,往往产生“化疗抵抗性”,提示胶质瘤的血液供应可能存在新的、有别于传统血管生成的形式-血管生成拟态。VM较早是1999年Maniotis在高侵袭性黑色素瘤中发现的,这种富含基质成分却无内皮细胞的管状结构在透射电镜下观察到有血红蛋白和血浆成分穿行。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这种管状结构部分碘酸雪夫染色(Periodic Acid-Schiff stain,PAS)强阳性,提示富含基质成分,但内皮细胞标志物CD34阴性,提示不含血管内皮细胞。进一步的组化结构显示:这种管状结构富含层粘连蛋白,胶原蛋白IV和VI,硫酸肝素蛋白多糖,肿瘤细胞的表型也发生了向内皮细胞表型的转化,形成上述管状结构,管内染色可见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等血液成分。这种具有“内皮细胞表型”的肿瘤细胞通过细胞自身变形、增殖、迁移、基质重塑形成等复杂过程形成管道结构,为肿瘤的侵袭性生长提供血供的现象称为血管生成拟态。
随着研究的深入,在更多的实体肿瘤中发现了VM现象的存在,例如肝细胞癌、鼻咽癌、非小细胞肺癌、骨肉瘤、胃间质瘤、乳腺癌、肾透明细胞癌等。关于VM的体外检测,较经典的方法就是PAS-CD34的免疫组化双染鉴定,肿瘤组织的管腔结构,其中内皮标记CD34(或CD31)阳性染色,同时PAS阳性染色的为肿瘤血管;而内皮标记CD34(或CD31)阴性染色,同时PAS阳性染色的为血管生成拟态的管状结构。还有一种检测方法是基于matrigel的三维体外培养模型下的肿瘤细胞培养,如果肿瘤细胞生长排列呈网状分支状的三维结构,则提示肿瘤细胞的表型分化,具备血管内皮细胞表型。另外,通过X射线显微断层摄影3D重建方法,在体外肿瘤细胞三维培养模型中也观察到了这种富含糖蛋白的管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