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氧化石墨烯纳米载体-药物化疗。
对于颅内肿瘤,常见的障碍之一是由于血脑屏障的限制,化疗药物很难到达肿瘤部位。将氧化石墨烯纳米材料作为载体输送药物,可穿透血脑屏障,集中在胶质瘤部位。通过胶质瘤对纳米材料的EPR效应,被动靶向胶质瘤部位,防止药物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达到保护药物的目的。它是将药物运送到胶质瘤部位的理想载体。
Yang等GO-DXR复合物通过π-π共轭制备负载盐酸阿霉素(DXR),表明DXR的释放具有良好的pH依赖性,在肿瘤细胞、肿瘤细胞周围等酸性环境中的释放量明显高于正常生理环境。卡莫司汀[1,3-bis(2-chloroethyl)-1-nitrosourea,BCNU]是治疗胶质瘤的常用化疗药物,Lu等发现用聚丙烯酸修饰的氧化石墨烯可以共价携带BCNU,大大延长了BCNU的药物半衰期,而且诱导小鼠脑胶质瘤细胞衰亡的能力更强。氧化石墨烯富含氧基团,可用于负载药物。此外,适当的靶分子也可用作药物载体,在程度上实现肿瘤的靶向治疗。
Tf(Transferrin,Tf)与胶质瘤细胞表面转铁蛋白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Liu等将Tf作为靶向功能基,阿霉素作为化疗药物,构建了一种新型的胶质瘤靶向Tf-ngo-DOX纳米载药系统,体内实验表明,Tf-ngo-DOX延长了荷瘤大鼠的生存期,能合适控制肿瘤生长。Wang等用普朗克127修饰氧化石墨烯,得到PF127-GO-DOX复合材料,对人胶质瘤有的杀伤作用。
2氧化石墨烯纳米载体-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主要基于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和转移的关系,采取干预措施控制肿瘤的免疫反应,达到抗肿瘤的效果。DC细胞,俗称树突状细胞,是已知较重要的抗原递呈能细胞。通常人体内的DC细胞很少。只有当抗原递呈细胞能够正常发挥抗原递呈作用时,身体才能合适识别病原体,诱导免疫反应,产生正常的免疫反应。肿瘤患者DC浸润少,功能受损,不能正常发挥抗原作用,激活DC开始抗肿瘤免疫反应,是近年来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热点之一。对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活化D途径可促进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的渗透,准确、特异地监测整个中枢神经系统。
Wang等将胶质瘤识别肽抗原(gliomapeptideantigen,Ag)负载在氧化石墨烯表面制成GO-Ag复合物,以人胶质瘤细胞系T98G为模型,用GO-Ag复合物刺激DC可合适诱导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淋巴细胞分泌的γ干扰素(IFN-γ)也增加,但对体内正常组织细胞活性影响不大,说明GO-Ag复合物具有增强DC介导抗胶质瘤免疫反应的作用。
3氧化石墨烯纳米载体-光热疗法。
光热疗法是指将具有强光热转换性能的材料注入人体,靶向运输到肿瘤组织,在外部照射光源,通过将光能转化为热能来灭活肿瘤细胞。氧化石墨烯是一种潜在的光敏剂,在808nm附近的红外激光照射下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而大多数生物系统在这区域的光下不敏感。因此,石墨烯的光热治疗可以在不损伤正常组织的情况下杀死肿瘤细胞,而不直接接触人体组织。与手术、化疗、放疗等常规治疗方法相比,更无创、更顺利。
在单层氧化石墨烯表面偶联靶向分子TF中,李忠军制备了功能化NGO-TF-FITC颗粒,并在808nm进行红外照射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对U251细胞的杀伤效果,显示NGO-TF组细胞凋亡和死亡指数明显高于NGO-FITC组和空白对照组,表明功能化NGO-TF颗粒对U251细胞有的靶向光热杀灭作用。
选择表面高表达整合素αvβ3蛋白抗原的人类恶性胶质瘤细胞(U87-MG)为模型,以整合素αvβ3单克隆抗体为靶向配体,制备偶联αvβ3单克隆抗体的氧化石墨烯载体。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复合载体可以主动靶向U87-MG,在808nm近红外激光的照射下,复合载体局部产生高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