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前沿

脑肿瘤术后康复评价等应用导航经颅磁刺激技术

栏目:神外前沿|发布时间:2021-12-27 14:48:51 |阅读: 985次|

  脑肿瘤术后康复评价等应用导航经颅磁刺激技术。鉴于导航经颅磁刺激和直接电刺激的定位结果相对一致,各国学者开始尝试使用导航经颅磁刺激技术来评估脑肿瘤的术后康复。2013年,丹麦Boudreau利用导航经颅磁刺激定位舌肌对应的脑区,观察正常受试者舌肌定位和舌肌运动后的重塑趋势。

  德国conway等对位于运动功能区的肿瘤患者进行术前导航经颅磁刺激运动功能区定位,术后随访3~42个月,术后反复导航经颅磁刺激运动功能区定位,证实该技术作为判断运动功能重塑可行性的监测手段,初步确定重塑移位的判断方法,表明肿瘤与运动功能区相对位置的不同重塑趋势也存在差异。近期研究表明,对于位于运动功能区的肿瘤患者,短期(术后1、3周)重复导航经颅磁刺激运动功能定位可以评价运动功能的重塑,其中运动热点位移和运动诱发电位(MEP)强度变化可以作为术后运动功能重塑的评价指标。

  此外,对于计算困难的顶叶肿瘤患者,对导航经颅磁刺激定位计算相关脑区进行了初步研究,将导航经颅磁刺激定位计算功能区的阳性位点切除与术后计算功能的变化进行了比较,发现15/18例导航经颅磁刺激定位的计算功能区与术后计算功能的变化有关,表明该技术可能成为术前定位计算功能区的合适方法,但需要大样本临床研究数据的确认。导航经颅磁刺激技术也应用于不同神经功能的定位,如视觉空间注意力、书写功能等。目前还处于健康志愿者探索合适方法的阶段。未来的目标是在手术前使用该技术绘制脑肿瘤患者的脑功能区分布图。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