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微出血是脑内微小血管病变引起的脑实质性亚临床损伤,以微量血液泄漏为特征。脑微出血大多没有明确的相关症状和神经系统体征,常规的头部CT和MRI检测对其不敏感,因此很少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如磁共振梯度回波T2加权(gradint-echot2WI)和三维快速场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thre-dimensionalfichostechostechotewing)、三维快速场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等。
脑微出血是什么?如何诊断?
1994年,Scharf和其他人一次描述了脑微出血。在脑血管疾病患者中,通过MRIT2加权相(T2WI)检测到小的、无症状的出血性腔隙。1996年,Offenbacher将GRE-T2WI上显示的大量直径CMI定义为脑微出血。目前,大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GRE-T2WI在非脑沟区发现的低信号病变(避免与小血管流空效应混淆)。其直径为2.5mm,周围无水肿。目前,微出血病变的精确直径并不统一,其上限一般为10mm。SWI采用GRE序列和3D采集方法,空间分辨率高,结合相位信息,对组织磁化率差异敏感。任慧鹏等国内研究证实,SWI的使用明显高于GRE-T2WI,并应用SW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