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
神经外科
Cerebral ischemia
脑缺血,急性脑血管病
中老年人群
头痛 、头晕、恶心、脑鸣、全身疲乏、肢体麻木、耳鸣、听力下降、视力下降、大小便失禁
1.血管痉挛;2.血压改变;3.其它方面
1、针对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病的治疗。2、抗凝治疗。3、应用血管扩张剂。
脑缺血是颈内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而表现出不同程度瘫痪、失语的一种病症。由于临床上表现为可逆性突然发病,并且在24时内可完全恢复,故又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亦称为“小中风”。本病多发于50岁以上患者,男女比例为3.9∶1。因本病常为完全性脑卒中的早期警报,所以,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本病,在防治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工作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1.血管痉挛。由于脑动脉硬化,使动脉口径不规则、狭窄、扭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碎屑反复脱落,混入血中,堵塞小动脉。或者硬化的动脉痉挛,导致供血不足。
2.血压改变。反复发作的高血压或低血压,使血液流量和血液粘度改变,导致血栓形成,堵塞脑动脉。
3.其它方面。缺氧、心律不齐、休克等亦可造成脑动脉血栓形成,因血压过高、夜间过服降压药,造成血流缓慢,脑动脉供血不足。
1.运动障碍。如果属于颈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症状。如一侧肢体麻木,感觉异常或减退;或者步态蹒跚,行走艰难;或单肢、半身瘫痪;或中枢性面瘫。亦有的表现为一过性失语或语言謇涩、一过性单眼黑蒙或失明。有的患者还可表现为痴呆、抽搐、意识障碍。也有的表现为一侧头痛。
2.发作性眩晕。大多属于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眩晕症状,如有旋转飘浮感,站立不稳,并且伴有恶心、呕吐;枕后或颈部疼痛;视力障碍,眼前可出现闪烁暗点或复视、偏盲;面肌麻痹,上睑下垂;共济失调;患者还可出现站立时的突然跌倒,并有短暂的意识障碍。
3.其它症状。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症状还可见到:病侧上下肢体运动不协调,同时有吞咽困难、发音嘶哑、口齿不清楚等;在病侧,面部及对侧躯体上下肢的痛觉、温度感觉减退或消失等;有的患者表现出严重的记忆能力丧失,尤其是对近时期事情的回忆丧失。
1.询问病史、体格检查
2.神经心理学评估
3.脑血管及灌注的评估: 血管检查包括TCD、头颈部血管超声、CTA、MRA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脑灌注的评估脑血流灌注检查包括:计算机断层灌注成像、磁共振灌注造影成像、动脉质子自旋标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测定局部脑血流量和代谢的“金标准”。
4.脑功能评价:脑电图、听诱发电位、视诱发电位
1、针对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发病的治疗。
2、抗凝治疗。
3、应用血管扩张剂。
4、降血脂、降低血黏度。
5、血管手术,切除血管内膜和硬化斑或血管扩张支架成形术。
6、对症治疗。
脑缺血患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但切不可从事过于激烈的活动,同时切忌过度劳累,保持生活规律化,杜绝酗酒,严格戒烟,合理安排饮食,少吃动物脂肪和高胆固醇食物,多吃大豆制品、鱼类、新鲜蔬菜和水果。还应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胆固醇、眼底、心电图及心功能,发现异常时,积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