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前沿

脑胶质瘤疾病诊断模型的应用。

栏目:神外前沿|发布时间:2021-11-10 15:37:13 |阅读: |

  脑胶质瘤疾病诊断模型的应用。与预后模型相比,临床诊断模型的报告较少,但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如果能准确区分被胶质母细胞瘤浸润的脑组织与正常脑组织的边界,将有助于确定术中尽可能切除肿瘤和术后放疗范围。Roldan-Valadez介绍了一种由弥散张量成像衍生的脑损伤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模型,为GBM渗透范围的诊断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

脑胶质瘤疾病诊断模型的应用。

  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野生GBM患者的评估生存率为IDH1突变GBM患者的25%,因此IDH1突变在术前诊断GBM中对预后至关重要。GBM患者IDH1基因型是通过讨论建立年龄和肿瘤体积模型来确定的。IDH/1p19q亚型也是评价胶质瘤预后的重要标志。通过建立传统的磁共振成像(MRI)线图,结合MRI特征和临床特征,对低级胶质瘤患者IDH/1p19q亚型进行术前个人评估。

  脑肿瘤患者静脉血栓塞的风险很高,其中GBM患者静脉血栓塞的风险高达24%~30%。因此,有必要及时诊断和治疗静脉血栓塞。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GBM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恶性肿瘤,但治疗策略完全不同,因此术前区分这两种疾病重要。

  Liu等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分形参数与解剖特征相结合的评估模型,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和GBM的诊断和识别有作用。准确分类脑胶质瘤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估患者预后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基于增强T1加权、轴向T2加权和表观扩散系数序列的多参数MRI放射组学线图模型可以更准确地分类和诊断胶质瘤。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