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9日,国际卫生组织(WHO)发布了对中枢神经系统瘤种的正式分类。重新分类将分子信息(遗传学)与组织学(显微镜下的肿瘤特征)结合在一起,以便医生能够为患者制定更加精确和个性化的咨询方案,胶质瘤检测基因主要包括IDH、BRAF、TERT、MGMT、1p19q、EGFR等。
作为胶质瘤治疗的参考依据,基因检测常被用做评估患者在术后如何进行放化疗,因为并非每个人都可以从放化疗中更多获益或者能够耐受放化疗的副作用,因此基因检测可为他们提供了准确的术后治疗方案。
但在胶质瘤的众多治疗方法中,的外科医生会先考虑手术的必要性,评估患者可以在手术中得到多少益处,以及是否会因手术风险影响预后效果。能否手术往往取决于肿瘤的位置、大小、组织病理学等因素,但事实上,主治医师的能力水平才是重中之重,拥有较高技术和丰富经验的医生往往能合适地避免手术的风险和术后并发症,即使是在“生命禁区”的高难度手术也能做到尽善尽美,让患者收获更好的治疗和预后。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WANG)的专家成员巴特朗菲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国际神外领域的教授,他凭借其在国际神经外科及颅底神经外科的突出贡献和崇高的地位,以及出神入化的手术技巧,被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委员会(WANG, 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聘任为终身荣誉委员,教授以高超的技术手法和顺利前提下的高切除率手术而,还因多次为国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使其“重获新生”而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巴教授”,以下为巴特朗菲教授的手术全切案例,该患者如今状况良好,肿瘤和癫痫都没有复发,已经开始了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