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断和治疗指南(2012精简版)CBTRUS统计,恶性胶质瘤约占原发性恶性脑肿瘤的70%,年发生率约为5/100000,每年新发病例超过14000例,65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明显增高。常见的是45岁到65岁的成年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此病。
脑部胶质瘤如何治疗?胶质母细胞瘤发生于正常的脑组织。它们是可能侵入浸润到脑部其他组织。然而,胶质母细胞瘤很少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胶质母细胞瘤有两种亚型:胶质母细胞瘤,idh -野生型和胶质母细胞瘤,IDH突变体。甲基化MGMT(非活性基因)的肿瘤被发现评估更长的生存时间,并且在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中对化疗药物有更好的反应。IDH1基因编码一种叫做异柠檬酸脱氢酶1的代谢酶,该酶催化异柠檬酸转化为-酮戊二酸,这是大脑代谢正常功能的一部分。2008年,在一小部分胶质母细胞瘤样本中发现了该基因突变,此后在大多数低级别胶质瘤和次级高级别胶质瘤中都发现了该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出现在12%的GBM中。这些标志物开始被用作评估更长的生存期和评估新的靶向分子药物的疗效的诊断测试。WHO 3级间变性星形细胞瘤现在分别分为idh突变型和idh野生型。无IDH突变的WHO 3级胶质瘤可考虑为前胶质母细胞瘤,预后较IDH突变瘤差。IDH突变往往发生在较年轻的脑瘤病例中,常见的年龄在20 - 40岁之间,诊断时的中位年龄在30岁。这种突变还与额叶肿瘤有关,因为大约70%的idh突变胶质瘤位于该部位。IDH1突变可作为一种评估性的生物标志物来指导手术切除。美国脑瘤协会发现IDH1突变型星形细胞瘤患者比野生型星形细胞瘤患者有更好的总体预后。将分子技术结合到病人的肿瘤分析中,将使结合靶向抗癌药物的准确医疗成为可能。即便如此,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原则仍提示:手术是一线手段,后续辅以放化疗和综合治疗可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切勿舍本逐末。
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WANG)的专家成员巴特朗菲教授对于胶质瘤的手术切除即为擅长,他精于疑难位置的脑肿瘤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INC之James T. Rutka教授对于小儿脑瘤的综合治疗较有心得,国内患者可拨打400-029-0925咨询INC国际专家远程视频咨询,和专家“面对面”沟通病情和治疗方案。
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关于小儿颅内原发性间变性神经节胶质瘤(A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