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脑肿瘤

【胆脂瘤知多少】中年男子听力下降,竟是CPA桥小脑角区长出“珍珠”

栏目:脑肿瘤|发布时间:2023-03-03 21:55:28 |阅读: |
  CPA桥小脑角区竟然取出一颗颗美丽的“珍珠”!
 
  “你确定这就是我爱人脑子里的东西,
 
  确实挺像珍珠的啊!”
 
  “人的脑子里怎么会长珍珠呢,又不是河蚌?”
 
  “可不要小看这珍珠,
 
  更不要被它看似亮丽的外表迷惑,
 
  它可是你爱人听力下降的罪魁祸首。”
 
  经过数小时的细致手术,在电生理监测和术中神经导航下,通过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仔细刮除患者听、面、外展神经以及三叉神经等多部位上附着的乳白色牙膏状肿瘤物,小心翼翼地摘除了一串粘连在神经上的白色的圆圆的小“珍珠”。
 
  像珍珠一样的胆脂瘤
 
  当然,此“珍珠”非彼“珍珠”,而是一种颅脑肿瘤——颅内胆脂瘤,也被称为珍珠瘤。由于这类肿瘤质地柔软且呈白色珍珠质光泽,故被称为“珍珠瘤”,它好发于脑部和耳部,当肿瘤生长到体积后,如不及时发现并得以治疗,错过较佳救治时间,导致脑部出现积水等情况,就可能给患者带来致命的伤害。
 
  PART 01
 
  病史摘要
 
  43岁的王先生3年前,感觉自己右耳声音比左耳小,起初并未在意。后面听力越来越差,先是就诊耳鼻喉科,听力检查发现右侧听力受损,约40分贝。
 
  虽然没有其他的神经症状,但是医生还是建议进一步头部核磁检查。发现右侧桥小脑角区囊实性占位,罪魁祸首疑似胆脂瘤!MRI显示中等大小的表皮样突起嵌在脑干和小脑(桥小脑裂)之间的桥小脑角区内侧。而且看起来与七和八脑神经的较内侧部分紧挨着,特别是它们的进出区。在T1和t2加权像上,病灶与脑脊液等强度(a,c,d)。未显示造影剂摄取。胆脂瘤及其与颅神经的关系在CISS图像中清晰可见(e)。
 
  图示:MRI显示右侧桥小脑脚区胆脂瘤(a-e)
 
  胆脂瘤以手术切除为原则。要争取全切除,因为囊肿包膜是生长较活跃的部分,且早期全切预后较好。但是桥小脑角区肿瘤,通常压迫周围许多重要神经血管、小脑甚至脑干,大肿瘤,手术难度大,手术不慎易残留肢体瘫痪、面瘫、听力损伤等。完整切除桥小脑角区肿瘤且不伤及周边脑干、神经和血管,手术的每个细节都至关重要。
 
  PART 02
 
  治疗经过
 
  王先生整个人都慌了,难道下辈子真的要在耳聋面瘫中度过?是保守治疗还是冒险手术?下一步治疗将何去何从?听力和面神经功能保住的概率到底有多大?经多方打听,了解到对于这类复杂脑瘤,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的成员巴特朗菲教授正是较为擅长的,不仅能达到手术全切从而达到较小的复发率,且对手术顺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控制有着的把握,其给患者带来的较大生存率、较小复发率和良好预后正是诸多复杂位置脑瘤患者所梦寐以求的。咨询了这位德国专家,两天后,王先生也得到了对于病情治疗比较清晰的答复,能够为他顺利全切。
 
  德国INI,在术中严密神经监测的护航下,巴特朗菲教授选择标准的经乙状窦后手术入路。手术较后使用内镜检查证实肿瘤切除完整,未发现残余肿瘤。内镜的另一个优点是可以直接排除幕下桥静脉出血(r-t,箭头,滑车神经;5,三叉神经;7,面部神经;BS,脑干;P,后椎体)。

 
  术后二天,王先生就能根据大夫的医嘱进行活动,他的吞咽、呛咳反射被保留,也没有残留明显面瘫。
 
  PART 03
 
  胆脂瘤究竟是什么?
 
  颅内表皮样囊肿又名珍珠瘤、胆脂瘤,是一种少见的生长缓慢的良性病变,占颅内肿瘤的0.2%~1.8%。颅内表皮样囊肿是先天性由异常的外胚层细胞形成,在妊娠3~5周胚胎发育过程中被捕获。组织病理学表现为鳞状角质化上皮的珍珠样病变。颅内表皮样囊肿较常发生于硬膜下,较常见的位置是脑桥小脑角,其次为鞍旁区和颅中窝。
 
  颅内表皮样囊肿生长缓慢,临床表现多隐匿且不具有特异性,在部分影像学诊断中也缺乏相对特异性,需要通过特定序列进行鉴别诊断,容易误诊。通常沿蛛网膜下腔裂隙呈匍匐式钻孔生长,可包绕血管,部分病例侵犯脑实质。往往当肿瘤较大产生占位效应后才能得到术前诊断,但此时多与周围组织结构黏连,若手术不细致,易引起并发症。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神经内镜技术的不断成熟,其术前诊断准确率及手术疗效取得一些进展。
 
  症状体征
 
  颅内表皮样囊肿好发于桥脑小脑角区、鞍上池及四脑室等处,会影响到相应的颅神经,导致视力下降,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面部抽搐、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临床表现。
 
  如果胆脂瘤长到比较大的时候,会压迫脑干,造成一侧肢体的麻木、疼痛,肢体无力、活动不利等症状,也会造成癫痫,行走不稳,脑积水,导致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的症状。
 
  鉴别诊断
 
  1蛛网膜囊肿:为先天性良性病变,常见于中颅窝、枕大池、桥小脑角和鞍上区,缺乏沿脑裂隙和脑池生长的特点,密度及信号与脑脊液相同,DWI序列有助于其与表皮样囊肿鉴别,蛛网膜囊肿呈均匀低信号,而表皮样囊肿呈高信号。
 
  2颅内皮样囊肿:起源于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好发于于中线及中线旁。在组织学上,起源于外胚层,与表皮样囊肿不同之处在于其内含有汗腺、皮脂腺和毛囊,有时可见毛发、牙齿。MRI表现为T1WI及T2WI均呈高信号,脂肪控制像高信号消失,增强无明显强化。由于其内含有毛囊、皮脂腺等不同成分,信号多不均匀,以T2WI为著。
 
  3颅咽管瘤:好发于鞍区,肿瘤形态以结节状、分叶状为主,肿瘤有包膜,边界清楚,可伴蛋壳样钙化,肿瘤信号复杂,占位效应明显,增强扫描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弧形或环状强化。
 
  INC远程咨询案例:耳鸣严重听瘤还是胆脂瘤?要切断听神经?INC巴教授为何评估“无任何肿瘤、无需手术”?
 
  手术治疗
 
  颅内表皮样囊肿常需要手术治疗。由于其缓慢匍匐性生长的特点,等发现时肿瘤往往比较大和不规则,要尽量全切肿瘤和保护好脑神经功能,所以对手术技术和设备有较高的要求。由于现代显微手术技术的进步和神经内镜的应用,已经可以较大限度地做到尽可能切除肿瘤,同时减少损伤和保护好正常脑组织结构,手术治疗效果也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