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良性脑膜瘤,临床相关的复发在患者一生中是常见的。64%到97%的手术病人看似完全切除,但是治愈率只有68%到80%。任何肿瘤手术后都有复发的风险。常识认为,复发的风险取决于切除的程度,但生物特征(如生长率)也会影响复发的速度。
在中枢神经系统很少能进行大范围的根治性手术。微小残留的风险相对较高,因此,生物变量对患者是否有肿瘤复发的风险具有相对较大的影响。
临床上,脑膜瘤手术的“根治性”或者由外科医生的术中评估来确定,这显然是主观的,或者来自术后放射检查。这两种方法都不足以完全排除残留肿瘤细胞的存在,并且病理学检查很少用于评估肿瘤切除的程度。
我们较近评估了一系列矢状窦旁脑膜瘤,并在41%的“根治性”Simpson级手术中检测到硬脑膜切除边缘残留的显微镜下脑膜瘤生长。复发和进行性生长之间的区别并不重要。
我们不能确定我们是在检测肿瘤进展还是的复发。间接证据表明,大多数复发实际上是肿瘤残留的进展,而重新复发发生得更少。通常,当初次手术包括术中评估的根治性肿瘤切除(Simpson级)且术后放射学检查未能发现残余肿瘤时,我们将肿瘤复发称为“复发”。
Simpson仅将1-2级定义为“根治性”,包括肿瘤来源的切除或凝固,而3级仅包括肿瘤来源的完全切除,不包括肿瘤来源的处理。术中评估是主观的,很大水平上受外科医生的经验和手术策略的影响。
随后,不同系列的复发率将反映生物学肿瘤特征、手术目标和经验;复发和进展之间的界限远远不会清晰。有人提出“如果随访时间足够长,全部脑膜瘤都可能复发”,因此在治疗预期治疗后有较长预期寿命的患者时,完全了解自然史和充分的随访是较重要的。
根据国际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标准,脑膜瘤被分类为I类、II类或III类肿瘤。复发在组织学上更具侵袭性的肿瘤中更常见,但世卫组织分类既不能满足全部需求,也不能穷尽全部的评估工具。
一些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与预后相关的生化、组织学和放射学特征。复发的个体生物学特征从世卫组织分类中分离出来。这种独自的预后特征的价值还不完全清楚,因为侵袭性行为的几个特征实际上构成或伴随着高级脑膜瘤的诊断标准。
此外,不同的复发风险因素可能是相互依赖的。水肿是复发的一个危险因素,但也与侵袭性组织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肽酶-9(MMP-9)的表达和大体积有关。
此外,某一位置可能预示着顺利根治性切除的困难,并易于进行次全手术,或预示着恶性肿瘤的较。下面的讨论需要考虑到复发的危险因素很少是独自的评估因素。
对于复发原因的科学解释,多元回归分析是优选的,但是在单变量分析中发现的任何因素都是影响管理的相关发现,不管它是否是独自的风险。
轴外转移很少见,但仍常见,60%发生在组织学良性脑膜瘤中。较常见的部位是肺、腹部内脏、椎体和其他骨骼部位(由Drummond审查10而在六十章).
复发的频率和后果
在一项基于芬兰人群的研究中,良性脑膜瘤貌似根治性手术(Simpson级)后20年的复发率至少为19%。发现15年后有32%的复发率;Adgebite及其同事7发现20年后复发率为37%到55%3引用了10年内25%的复发率。我们对颅底脑膜瘤进行了18年的随访,结果显示Simpson级手术后复发率为9%至14%。
次全手术(Simpson级)在15至18年内导致81%至85%的复发/进展率。一项关于矢状窦旁脑膜瘤的长期研究(Mathiesen,未发表)显示,Simpson级手术导致全部存活10年以上的患者进行性生长,这些患者需要额外的手术,并且只有大约10%的患者在25年后存活并独自。
我们还评估了颅底脑膜瘤手术后的长期结果(平均18年)。在这一系列研究中,69名患者接受了次全切除术(Simpson级),8%的患者在随访中病情稳定,10%的患者因肿瘤进展而退出治疗,82%的患者死亡。因此,从长期来看,次全手术具有临床相关肿瘤进展的。
根治性手术后复发更少,但其后果是相似的。未完全切除的肿瘤的复发和进展是术后状况良好的患者死亡率过高的主要原因。另一个数字14描述复发影响的发现是,10年后10%的患者和20年后25%的患者嗅神经脑膜瘤导致复发,并且20%的患者实际上死于复发。
放射外科手术后的复发还没有被系统的研究,文献也不明确。放射外科的目的是控制肿瘤,这意味着在治疗后的一年内,肿瘤不会发展超过可能的治疗相关的肿胀。据报道,较小比例的脑膜瘤在随访期间实际缩小,长期控制率为90%至95%,这将转化为有利的低复发/进展率5%至10%。
在这种情况下,放射外科的致病作用并不明显,并且有生长迹象的肿瘤可能具有不太有利的反应。在初次显微手术后5.9年的随访中,我们甚至看到一组脑膜瘤复发或进展的惊人进展率为50%。
放射外科手术后的复发或治疗失败发生在放射靶区内或外:场外复发。前者的复发表明对辐射的生物抗性,并可能选择更具侵袭性的肿瘤克隆。相反,野外复发表明原发肿瘤的一小部分在治疗时是放射学上不可见的,并且可以继续生长,因为它们逃避了治疗体积。
42岁的孟女士两年前因为患听神经瘤已经在国内医院做了一次开颅手术,失去了右侧听力。当她感觉自己左侧耳朵很闷,还时不时头疼时,为了进一步明确是不是听神经瘤复发,再次去医院做磁共振检查,影像结果显示“左侧桥小脑三角区脑膜瘤”,一家人再次陷入病魔的阴霾。
不幸中的万幸是,孟女士经过多方查询和打探联系到INC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并在INC医学顾问的帮助下找到巴特朗菲教授诊断病情。巴教授回复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成功手术的几率很大,术中神经完全损伤的风险低于百分之一,术后暂时可能会出现这些神经的轻微衰弱。
较后孟女士决定接受巴教授主刀的手术,术中在神经外科团队协力配合下,加上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保驾护航,脑膜瘤如愿得到顺利全切,听神经和面神经也得到完好保留。术后2天,孟女士即转入了普通病房,无新发神经功能损伤,无面瘫,原有听力得到保留,全部术前症状均有所好转。术后10天出院,术后1个月回访时状态恢复良好,现在她已经归回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经历过抵御疾病的胜利,更加懂得热爱生活和发现这个人间的美好。
以上就是“脑膜瘤复发率统计(脑膜瘤复发率)”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脑膜瘤复发率”相关问题,请拔打4000290925咨询我们,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聚集10余位国际神经外科专家,致力于中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为神经外科疑难手术案例提供国际前沿远程咨询意见和手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