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出血
神经外科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
脑出血,脑溢血
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发生
鼻出血、昏迷、出血、头痛、贫血、反复出血 、皮肤黏膜出血、颅内头痛
颅内血管破裂
手术治疗、药物治疗
颅内出血又称脑出血,脑溢血。是属于“脑中风”的一种。在患有高血压的中老年患者中比较常见。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
1.外伤:头颅外伤可引起脑挫裂伤出血,脑内血肿或蛛网膜下腔出血。
2.高血压:高血压病常导致脑底的小动脉发生病理性变化,突出的表现是在这些小动脉的管壁上发生玻璃样或纤维样变性和局灶性出血、缺血和坏死,削弱了血管壁的强度,出现局限性的扩张,并可形成微小动脉瘤。因情绪激动、过度脑力与体力劳动或其他因素引起血压剧烈升高,导致已病变的脑血管破裂出血所致。
3.血液病:如白血病、血友病、镰形细胞病、不同类型的紫癜等。血小板增多症可同时引起血栓形成及出血。
4.感染:感染中毒可引起脑动脉炎,或因感染引起血小板减少或DIC而致出血。以细菌感染为主要,但病毒及立克次体亦可致动脉炎。有时见到霉菌性动脉瘤破裂而出血。
1.运动和语言障碍
在语言方面变的失语,讲话含糊不清。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运动放面,瘫痪在床,无法自由行动。
2.呕吐
约一半的患者发生呕吐,可能与脑出血时颅内压增高、眩晕发作、脑膜受到血液刺激有关。
3.意识障碍
如果患者大量出血的话,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的障碍。患者出现脑出血的状况时,可能会出现昏迷、嗜睡的情况。
4.眼部症状
瞳孔不等大常发生于颅内压增高的患者;还可以有偏盲和眼球活动障碍,如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常常两眼凝视大脑的出血侧。
5.头痛头晕
当出现脑出血的状况时,头痛是首发的症状。当脑内压力增高的时候,可以发展到整个头部都疼痛。头痛的情况和头晕是一起的。特别是在小脑和脑干出血时,更容易觉得晕眩。
1.意识改变:颅内出血时多有意识障碍,轻者嗜睡、淡漠,重者迅速昏迷。
2.呼吸困难:出血量多、颅内压增高明显者易出现呼吸不规则,严重者可致呼吸衰竭。
3.神经系统局限性体症:一侧脑内出血时易见对侧中枢性偏瘫。
4.脑膜刺激征:蛛网膜下腔出血时可出现脑膜刺激征,但在发病初或深度昏迷阶段脑膜刺激征不易查察。
(一)一般治疗:
主要包括头部抬高15~30°,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心电监测,保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稳定,加强护理,定时翻身、拍背、吸痰,防治肺炎、尿路感染和消化道并发症。
(二)药物治疗:
包括合理使用止血药,防止继续出血;脑内出血患者应使用 静脉降压药快速稳妥地控制血压;如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症状明显,可予以20%甘露醇等药物控制颅内压;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还可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等药物。
(三)手术治疗:
如患者出血量较大(幕上出血>30ml、幕下出血>10ml),或经过药物治疗患者意识障碍仍进行性加重,应尽快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方式需要结合患者的一般情况、出血部位、出血量、出血时间等的情况进行选择,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开颅清除血肿、穿刺抽吸血肿、神经内镜清除血肿和脑室穿刺引流血肿等。术后还应注意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颅压增高、防治各种并发症,如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泌尿系感染和肾衰竭等。
(四)恢复治疗:
患者一旦病情稳定,应该立即进行意识、运动、语言、心理等康复治疗。早期对瘫痪肢体进行按摩及被动运动,逐渐进行主动运动;对失语病人需加强言语康复训练。
脑出血的并发症主要根据脑出血的部位、出血量的多少等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位于一些非功能区脑出血而且出血量比较少,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并发症。如果位于一些功能区脑出血,而且出血量比较大,会造成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等并发症。
一、预防脑出血较为关键是生活要有规律,尤其是老年人劳动方面不能过于疲劳,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二、患有高血压者容易出现脑出血,因此患高血压后需要定期服用药物,控制好病情,只有坚持坚持服用药物,才能避免血压反复,导致血管发生破裂而出现脑出血。
三、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心态也很关键,保持良好心态,避免过喜过忧,只有保持平和的心态,才能很好的预防脑出血疾病发生。
四、预防脑出血可以从饮食方面做起,要做到低盐,低糖,低脂肪等。平时可以多吃蔬菜和水果,配合一些高蛋白食物,这样也能很好的预防脑出血。
五、脑出血跟天气有很大关系,受到寒冷刺激,容易造成血管收缩大,造成血压升高,所以平时要注意身体保暖,气候发生变化时,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进行适当锻炼身体,也能促进血液循环,这能很好的预防脑出血。
六、平时能够合理饮食,预防便秘,也是能很好的预防脑出血,大便结燥排便时过度用力,造成腹压升高使得颅内血压也同时升高,血管较为脆弱就容易导致血管发生破裂而引发脑出血,所以平时可以多吃膳食纤维食物,适当锻炼身体,合理饮食等等,都能很好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