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出现肢端肥大、视力改变、头痛头晕、库欣综合征(满月脸、水牛背、皮肤菲薄等),停经、泌乳、阳痿等症状,并颅脑影像学检查明确有垂体瘤时,手术的必要性就大了。
一般小的垂体瘤(小于3cm)基本可以一次性完全切除。大的垂体瘤,有部分也是可以一次性切除,部分需要两次手术,或经鼻蝶入路手术联合开颅手术切除肿瘤。肿瘤的大小对于切除率有很明显的影响,一般垂体微腺瘤(小于1cm)和小垂体瘤(小于2cm)都可以轻松全切除。小于3cm的垂体瘤也都可以全切除。大于3cm就得根据肿瘤的生长方向,肿瘤质地,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等因素来判断肿瘤是否可以全切除。
垂体瘤是良性肿瘤,一次性切除大都可以实现,如果生长太大,也可以通过多次手术或联合入路手术来切除肿瘤。难点在于:肿瘤如果生长进入海绵窦,包绕颈内动脉,如何全切除肿瘤,如何争取一次性切除,如何手术中对正常神经垂体和垂体柄的保护,避免术后严重并发症;经鼻蝶手术入路,如何进行合适且顺利的颅底修补,防止脑脊液漏,防止颅内感染导致患者死亡。
垂体瘤要开颅吗?怎么治疗更完全?
垂体瘤要开颅吗?目前垂体瘤治疗包括手术切除、放射治疗和药物治疗。但是多数垂体瘤患者,还是要通过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分为显微镜外科手术和神经内镜手术。其中,神经内镜即指不开颅的微创手术方式,而且越来越新兴。
神经内镜手术可以经鼻入路切除垂体瘤。既往有手术禁忌的甲介型或鞍前型蝶窦者,随着术中神经导航定位的应用也已不再是禁忌。在多学科合作下,利用多模态影像重建和术中神经导航,将鞍底骨质、肿瘤以及重要血管展现于术者内镜中,手术顺利性和准确度得到较大的确定。
出国看病:国内外垂体瘤治疗对比差异
1、国内外的差别是很明显的, 不管开颅显微手术的翼点入路还额外侧入路,额下入路等各种手术入路,都是西方国家的医生在发明的,他们做得很成熟,我们国内的医生再去学习,回国再开始实践摸索。手术器械都是国外医生发明设计后,由医疗器械公司生产出来,我们国内再去进口买回来用,当然国内医疗器械厂家也模仿生产国产器械,但是国内有条件的医院还基本都是采购进口器械,因为质量明显比国内的器械好。
2、至于设备,较重要的大型显微镜都是国外设计发明生产的,比如手术显微镜市场上基本霸占全部医院市场的蔡司显微镜和徕卡显微镜,都是德国产品,我们国内进口来使用,现在日本的三樱显微镜也开始慢慢有人用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有条件的医院都不用国产的显微镜,市场上也基本没有国产显微镜。
神经内镜设备,全国用的几乎都是德国生产的Storz的神经内镜,这些手术方式都是西方国家方面出来,然后根据他们的需要,设计了相关的手术设备,就像较出名的小儿神经内镜Lotta内镜,就是现任的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国际神经内镜联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德国Henry W.S. Schroeder教授在2004年发明的,并用自己的女儿Lotta的名字命名这个小儿神经内镜。
3、国外的医生有手术理念,然后设计相应的手术设备、器械、手术入路,以达到顺利合适的治疗患者。等国外都已经很成熟了,我们国内医生再去学习一下,而且各种手术手法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发明的。我们国内有很多很的医生,但是西医的大量兴起毕竟是从改革开放后,特别是2000年以后才开始大量海外交流学习,所以我们还在学习阶段,远没有达到可以和西方发达国家相媲美的程度。而且医学是一整套理念和系统,一个医生的成熟也是要几十年的。我们开始大量与西方交流,至今才不到20年。
4、使用技术上的差别:使用技术表面上看大类技术都差不多,但对技术的理解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别。西方国家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我们是依样画葫芦,感觉好像别人会做,我们也会做。当然还有一些新的不同技术,国内还很少人会用,而国外比如神经外科少年,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国际神经外科联合会(WFNS)颅底手术委员会主席、法国Sebastien Froelich教授发明的“筷子手法”,可以轻松流畅的神经内镜经蝶手术,手术节奏感强,术野干净清晰,手术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