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决定治疗策略方面,要根据
(1)肿瘤因素,包括肿瘤大小、斜坡受累的区域、肿瘤质地和血管化、动脉的包绕和狭窄、脑干受压和畸变的程度;
(2)病人因素,包括神经功能体征、全身状况、症状进展速度、以前是否手术和放疗等。我们认为手术治疗岩斜坡脑膜瘤的目的应该是在避免长期性神经功能缺失的基础上,较大水平地切除肿瘤,尽可能全切除。
Sekhar提出斜坡脑膜瘤的生长分期,根据MR的发现在脑干与肿瘤之间有三种类型的界面可以识别。在早期,肿瘤位于硬膜下腔,二层蛛网膜将肿瘤与软膜分开,存在一个良好的蛛网膜界面,脑干与肿瘤易于分离。在二期,蛛网膜被肿瘤压迫或侵犯,蛛网膜下腔消失,蛛网膜界面丧失,在脑干较大受压处。三期,脑干的软膜被侵犯,肿瘤一脑干屏障损害,导致脑干上有改变,如水肿,脱髓鞘或胶质增生。
肿瘤基底在岩斜坡结合处,颈静脉结节的头侧,三叉神经内侧,内听道的前内侧,称为岩斜坡脑膜瘤。该肿瘤临床少见,占后颅窝脑膜瘤的5%8%。由于其位置深在,与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毗邻或粘连,全部切除更加困难和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