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TAGS > 脑膜瘤 > 鞍结节脑膜瘤

鞍旁脑膜瘤放疗后能恢复吗?

栏目:鞍结节脑膜瘤|发布时间:2021-07-08 12:04:04 |阅读: 2649次|

  脑膜瘤是颅内肿瘤中较常见的一种,占原发性脑肿瘤的24% ~ 33%。大多数脑膜瘤为WHO I级,被认为起源于蛛网膜帽细胞,是典型的生长缓慢、边界清楚的良性组织病理学病变。在可行的情况下,顺利完整的切除是一线治疗方式。

鞍旁脑膜瘤放疗

鞍旁脑膜瘤放疗

  鞍旁脑膜瘤容易侵犯邻近的重要神经血管结构,即使采用前沿的颅底入路和内镜或显微镜切除技术,也难以顺利完全切除。因为这样的困难,开放式切除与各种各样的完全切除率、手术相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延迟复发率有关。颅神经缺损以及颈内动脉和海绵窦损伤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不利影响。术后暂时性和长期性CN缺陷的发生率分别高达44%和56%,一些系列报道的手术死亡率高达9%(中位数3.6%)。

  鞍旁脑膜瘤放疗后能恢复吗?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是切除脑膜瘤的一个很好的替代方法,特别是对于位于颅底或邻近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的脑膜瘤。在过去的30年里,SRS在颅底鞍旁脑膜瘤的治疗中起着中心作用,作为原发性治疗、辅助治疗或复发治疗。以前的报告显示,SRS具有吸引人的收益-风险比,长期肿瘤控制率为92% - 全切,相关发病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得可以接受。这种肿瘤控制率(5年和10年控制率分别为91%和88%)与Simpson I级显微手术切除获得的肿瘤控制率相当,而Simpson I级显微手术切除通常不适用于颅底脑膜瘤。

  总的来说,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是治疗良性鞍旁脑膜瘤的一种持久和微创的选择。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可实现较高的肿瘤生长控制,且神经功能缺损和相关神经病变的发生率可接受。立体定向放射外科后3年的相对短期随访显示病变体积的回归或稳定性可以评估肿瘤的长期控制。

  相关参考资料来源:Doi:10.3171/2016.11.JNS161402

还有疑问?咨询医学顾问点击即可电话沟通

了解更多教授相关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INC官方公众号请点击【INC国际神经科学】到微信上搜索并关注。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以及疑难病例协调等工作。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