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前沿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遗症,手术成功率高吗

栏目:神外前沿|发布时间:2023-02-13 16:46:51 |阅读: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遗症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遗症

  脑干是海绵状血管瘤的相对好发部位,有文献报道大约18%~35%的颅内海绵状血管瘤位于脑干,尤以脑桥比例较高。脑干海绵状血管瘤(BCM)易反复出血,国内王忠诚等报道137例,年出血率和再出血率分别为6%和60%,海绵状血管瘤作为良性病变,有完整的包膜,手术能够完全切除从而达到治愈目的,随着神经导航、神经电生理监测及显微技术的不断进步,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显微手术治疗的报道越来越多,其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但脑干部位神经核团及传导束密集,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充分评估术后可能的并发症并进行预见性、针对性观察和护理是确定手术效果、降低致残及致死率、加速患者康复的关键措施。

  意识及瞳孔的观察

  中脑手术易损伤网状结构导致意识障碍,桥脑部位神经核团密集,术后可能出现动眼、滑车等神经核团损害从而出现瞳孔变化及眼球活动障碍,从而加大了术后护理及观察难度,术后及时、准确记录患者的意识障碍水平、有无瞳孔变化是后续判断患者病情变化的基础。术前可通过患者阳性体征、肿瘤部位、拟实施手术方案,充分评估术后可能出现的神经功能缺失,一旦出现与术前评估不一致症状应及时复查头颅CT排除出血及其他并发症可能。

  颅内出血的观察

  术后24 h特别是术后12小时内为颅内出血的高峰期,为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分析其出血原因可能为:

  (1)肿瘤切除时采用弱电流双较电凝,瘤一脑交界处出血点常规采取脑棉压迫止血丽不用电凝,术中止血不完善,术后麻醉恢复过程中呛管等因素可导致正常灌注压突破;

  (2)海绵状血管瘤有时呈分叶状,术中仅部分切除;

  (3)术中脑压板长时间牵拉造成相应部位脑挫伤出血;

  (4)术前合并脑积水、颅内压增高明显患者,术中释放脑脊液过快出现减压性出血;术后常规CT复查结合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情况的动态变化可及时发现颅内出血,特别是术后常规CT检查是及时发现颅内出血的重要手段。

  脑积水的观察及护理

  脑积水多发生于中脑病变患者,分析其原因在于:

  (1)中脑导水管为脑脊液循环通路中较为狭窄的通道,此部位病变可压迫中脑导水管出现脑积水:

  (2)中脑肿瘤术后出现的反应性脑水肿压迫中脑导水管发生梗阻性脑积水。对于中脑病变者应警惕脑积水发生的可能,术前已经存在脑积水的患者,术前及术中应行脑室外引流术解除脑积水;中脑病变术后通过严密观察患者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结合动态CT复查结果均能及早发现继发性脑积水并及时行脑室外引流术。术后注意观察脑脊液引流量,避免出现引流不畅或引漉过度的发生,术后5~7天脑水肿期过后应适时夹闭引流管,观察患者意识变化,复查头颅cT观察脑室变化,梗阻解除后尽早拔除脑室外引流管。

  呼吸功能监测及气道护理

  呼吸障碍是脑干术后的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原因:

  (1)延髓肿瘤患者,术后易发生呼吸肌麻痹、肋间肌瘫痪,表现为呼吸不规则、减弱甚至呼吸骤停;

  (2)中脑网状结构损害、术后反应性脑水肿的发生以及颅内血肿、脑积水等并发症的发生可导致患者意识障碍从而出现呼吸道梗阻;

  (3)后组颅神经损害导致咳嗽反射减弱气道分泌物排出不畅。脑干术后患者床旁常规准备气管切开包,护理过程中重点观察呼吸频率、节律、及深浅度。持续吸氧3 l/min,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及时行血气分析,注意病人皮肤黏膜的颜色,有无紫绀,口唇青紫等,雾化、加强叩背、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对于昏迷并预计短时间无法清醒的患者行气管切开。

  肺部感染

  术后患者长时间卧床,切口疼痛、后组颅神经损伤而引起咳嗽无力、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昏迷患者不当喂食造成返流、误吸等诸多因素,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容发生肺部感染。对于清醒患者鼓励其合适咳嗽、咳痰,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给予雾化吸入,2~3次/d。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训练,以增加肺通气量,减少气道阻力和无效死腔;气管切开患者,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严格无菌操作。昏迷患者,胃管喂食,应抬高床头,尽量采用输液泵控制喂食速度,避免返流后误吸。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遗症,手术成功率高吗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成功率高吗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这个肿瘤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它的发病诱因是先天性因素和高血压导致。这个肿瘤手术成功率在90%以上,这个肿瘤手术的方式有传统的开颅手术和近年来开展的介入手术,传统手术并发症较多,已经被介入手术所取代。

  由于近年来介入设备和条件的提高,介入的成功率较轻明显增高,而且介入的手术并发症较小,患者常常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而且没有明显的手术并发症,已经成为这个肿瘤较主要的治疗方式,治疗前后应注意评估患者身体的情况和病灶的情况。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指征

  指征一:症状性BCMs

  BCMs诊断明确,肿瘤已造成进行性、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或出现颅内压增高,再出血的几率较大。 该情况下,应及时手术治疗,避免因突发再次脑干出血而导致较的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

  指征二:肿瘤内出血及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特别是影像学检查明确有两次及以上出血BCMs 出血通常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且造成的后果较严重。有出血史的BCMs,病灶更易发生再出血、反复出血,从而导致病灶不断增大,压迫脑干内的神经核团和传导束,甚至引起后组颅神经功能障碍、肢体瘫痪等神经损害症状。一旦出现肢体完全瘫痪,即使全切除病变,术后肌力也难以恢复。因此,对肿瘤出血引起临床症状的 BCMs,特别是影像学检查明确有两次及两次以上出血的患者,应主张手术切除病灶。

  指征三: 肿瘤位置表浅 ,适合手术治疗

  病灶或肿瘤的出血灶靠近脑干表面软脑膜或室管膜表面( ≤3 mm) ,即BCMs 为 “外生型”生长的肿瘤,适合手术治疗。有专家认为: 接近脑干表面的BCMs( 病灶,包括血肿,与脑干软膜之间的距离小于2 mm) 应手术治疗。单次出血病灶( MRI 证实为急性或亚急性出血期) ,若病灶或出血灶突破脑室、脑干软脑膜表面或与表面 的距离≤2 mm,Samii 等也主张手术。

  指征四:肿瘤反复出血,伴有神经功能障碍,应手术切除肿瘤的生长与薄壁血管反复的破裂出血、血肿腔反复上皮化,及血肿机化后的新生血管形成、组织疤痕化等密切相关。Fritschi 等报道 139 例 BCMs,在保守治疗观察期间,发现其中12例肿瘤增大。 Samii 等也认为多次出血,伴有神经功能障碍者应手术切除肿瘤。因此,反复出血性 BCMs( ≥ 2 次) ,即使病灶未到达脑干表面,应寻找较佳的手术时机。

  指征五:肿瘤体大 ,应手术切除

  病灶( 包括肿瘤和出血) 的体大( 肿瘤较大直径≥2.0 cm) ,引起占位效应者,应手术切除,消除肿瘤进一步出血和增大的风险。手术切除病灶既可起到减压作用、 缓解患者症状、好转神经功能的疗效; 又可预防肿瘤再出血。同时,肿瘤> 2 cm、瘤周水肿都预示肿瘤有较高的出血风险。

  指征六:手术切除处理深部BCMs

  对于脑干深部的 BCMs,出现肿瘤反复出血、症状进行性加重,或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表现,或已出现此区域手术本身可能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时,既使肿瘤位置深在,也应通过手术进行处理。 Mathiesen 等认为深部 BCMs 若能以较低的手术风险就能达到肿瘤全切除,也主张手术。

  指征七:儿童BCMs、孕妇BCMs等不同 BCMs 病例的处理考虑到儿童预期寿命长,累积的出血风险大。因此,儿童 BCMs 的手术指征应相对放宽,现有的文献均提示儿童的出血率和再出血率比成人高数倍。儿童 BCMs 手术,可获得较好的预后。文献报道,影响儿童 BCMs 术后神经功能不能完全恢复的因素包括: 年龄 > 12 岁,2 次或以上的出血,术前不良的状况。孕期 BCMs 应评估出血的风险和出血后可能造成严重神经功能障碍的几率,以及手术的可行性、利弊风险等,做出较有利于患者的决定。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康复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后,是可以恢复正常状态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是一种良性的血管性病变,经过开颅手术,给予完整的切除,可以达到治愈目的。如果不进行治疗,海绵状血管瘤有可能会继续扩大,损害脑干内的神经纤维,导致患者出现肢体的瘫痪、言语不清等症状,如果海绵状血管瘤不破裂出血,患者可以存活较长时间,大概在10年。如果发生了海绵状血管瘤破裂出血,引发脑干出血,导致患者出现深度昏迷,具体的生存时间要根据出血量的多少来决定的。出血量不大,经过手术,患者有可能能存活终身。

提示:本文内容来自网络用户投稿,仅供参考,不做为诊断依据,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诊断。请以医生诊断为准,不代表本站同意其说法,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