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医生追求较大限度地切除肿瘤,这是确定患者预后的决定性因素,也是肿瘤标准化治疗的开始和基础,但这需要在较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的基础上进行。较大限度地顺利切除肿瘤,可以通过多模态影像学融合技术整合和重建脑解剖结构、血管行走、皮质功能和代谢水平、皮质下纤维联系等数据,指导手术。手术顺利切除的原则是定位和保护重要脑区,权衡较大切除的目标,从而达到切除肿瘤和保护神经功能的平衡。
导航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型的无创脑功能定位技术,近年来表现出其在术前脑功能定位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术前运动功能区定位中,表现出与直接电刺激的良好一致性;然而,由于语言形成过程和脑网络连接的复杂性,其在术前语言功能区定位中的应用并不稳定,需要进一步研究刺激模式、任务选择、结果判断方法等。只有提高导航经颅磁刺激脑功能定位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才能成为可靠的术前脑功能定位方法,这不仅需要深入研究方法,还需要更新数据处理和分析,以及新的图像集成技术方法,以实现导航经颅磁刺激脑功能定位信息与fmri、PET-CT等多模态图像学的集成
同时,阴性刺激点的判断和真阴性率的提高更有利于非功能区的判断,有利于缩短术中直接电刺激神经功能判断的操作过程,缩小手术骨窗,从而减少手术创伤。这种阴性判断的稳定性比阳性判断过程更具挑战性和进一步应用价值。Sollmann采用导航经颅磁刺激定位术前语言功能区和运动功能区,并结合DTI纤维跟踪技术指导功能区胶质瘤手术,疗效良好。然而,该研究没有建立空白对比,这将在未来的研究中得到进一步改进。因此,导航经颅磁刺激技术作为一种合适、可靠、顺利、无创的脑功能定位方法,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仍然只是基于FMRI和DTI纤维跟踪的术前多模态影像学融合和术中直接电刺激定位的有益补充。
未来,将导航经颅磁刺激作为脑功能定位的独自技术,还需要在定位精度、可重复性、定位操作方案等方面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特别是脑漂移后的导航参数修正,以获得更可靠的结果。因此,导航经颅磁刺激技术在脑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前景广阔,不仅在术前皮质功能定位中表现出较高的可信度,而且分析皮质纤维联系,指导手术策略,在术后神经功能康复和重塑判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帮助神经外科医生在脑肿瘤治疗中取得满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