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听道型听神经瘤患者案例
6年出现4次右耳听力下降,饱受内听道型听神经瘤折磨的姜女士较终找到INC德国巴特朗菲教授寻求咨询意见,巴教授详细分析病情后,做出手术评估结果:可以全切肿瘤,暂时性面瘫的风险是7%,长期性面瘫的风险是1%,复发概率可能只有 2-3%。于是姜女士赴德手术,术中肿瘤顺利全切,保住了面神经。术后2天转出了ICU回到普通病房,术后1周出院。现姜女士已逐渐回归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手术“保听保面”的关键因素
一、“内听道磨除术及修补术”和“膜内肿瘤切除术”
1. 内听道磨除术及修补术术中充分磨开内听道,暴露面神经与肿瘤的关系,是肿瘤全切和较大水平保护面神经功能的基础。磨除程度以能全切除内听道内肿瘤为宜,不可过度磨除,避免损伤神经、颈静脉球等,增加手术风险。当内耳道内肿瘤较大需要磨开内耳道后壁时,磨除范围以显露肿瘤外较为限,不必磨至内耳道底。
2. 膜内肿瘤切除术
由于听神经瘤为蛛网膜内位的结构,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位于肿瘤与蛛网膜之间,因此为了保留面、前庭蜗神经的功能,需进行膜内切除,采用锐性的剪除面、前庭蜗神经的表面肿瘤。当肿瘤与脑干紧密粘连,常常间隔一层软脑膜蛛网膜,在切除嵌入脑干部分的肿瘤时,能在脑干表面保留一层蛛网膜结构,对于保护脑干表面的引流、供应血管及其功能重要。
二、适合的手术入路和手术体位
听神经瘤位置不同,手术方法也不同,临床常见三种手术入路:乙状窦后 入路、颅中窝入路和经迷路入路。前两者因可保留耳蜗、前庭及蜗神经,具有保留听力的可能。经迷路入路无法保留听力,但可保留耳蜗及蜗神经,可同期或二期行听觉重建(人工耳蜗植入)。三、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ONM)设备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兼具“监测”和“定位”多种颅神经等优势,手术中能够对有可能引起损伤神经的通路进行肌电、诱发电位或脑电监测,客观显示患者脑、脊髓、颅神经功能的实时状态,不仅可以减少或避免神经结构的损伤,还可以辨别神经结构和界限,从而避开重要的神经结构,或者及时修正手术步骤,降低或防止长期性神经损伤。目前,内听道型听神经瘤的外科治疗仍有很大难度,建议患者寻找具有成功手术经验的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