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TAGS > 听神经瘤 > 听神经瘤治疗

听神经瘤的外科手术策略

栏目:听神经瘤治疗|发布时间:2021-06-01 11:38:40 |阅读: 1356次|

  手术切除仍然是肿瘤根除的优选治疗方法。可以使用各种手术方法来切除听性肿瘤。在德国,听神经瘤手术切除中,神经外科医生大多首先选择乙状窦后入路,下文中会详细叙述。Nellis等人的一项前瞻性观察研究表明,在听神经瘤患者中,较有可能通过手术切除而不是监测进行治疗的是65岁以下患有中度、中度、大型或大型肿瘤的人;生长的肿瘤;严重听力损失;和更高的头痛严重度分数。

  在一项对4137名接受前庭神经鞘瘤手术的患者(包括519名6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进行的回顾性研究中,Sylvester等人发现,老年患者有较高的共病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和肺病)和住院并发症(包括急性心脏事件、医源性脑血管梗塞/出血、术后出血和死亡率),以及较长的住院时间(非老年患者为6.5天对5.4天)。 

听神经瘤

  乙状窦后入路的优势

  ·乙状窦后入路可应用于全部声学肿瘤和许多其他组织学瘤种。它可用于牺牲听力的手术和试图保护听力的手术。它在这方面的限制是它不适用于占据内耳道远侧部分的小肿瘤。

  ·乙状窦后入路提供了较佳的后颅窝宽视野。小脑桥脑角的下部和颞骨的后表面在耳孔前比经迷路进路观察更清楚。当神经移位不可评估时,全景可视化有用,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脑膜瘤中。

  ·即使对于相对较大的肿瘤,也可以通过乙状窦后入路进行听力保护手术。乙状窦后入路不需要损害迷路。

  想要了解更多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咨询详情,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乙状窦后入路的缺点

  ·乙状窦后入路可能需要小脑收缩或切除。小脑的操作为术后水肿、血肿、梗死和出血提供了机会。

  ·发病率增加脑脊液漏出现在某些系列中。

  ·乙状窦后入路与术后严重持续性头痛的可能性更大相关。

  ·乙状窦后入路的肿瘤复发或持续发生率较高。

  术后护理

  除非出现并发症,一般术后护理很简单。患者通常在重症监护室过夜,以便在术后颅内压升高或发生出血时进行快速干预。前庭康复应在术后一天开始,并在住院期间每天持续两次。大多数患者可以在术后三天或四天出院。

  术后随访

  术后6-12个月内,我们获得了随访MRI,以记录肿瘤切除的完整性,并作为进一步随访扫描的基线。假设肿瘤完全切除,应在5年和10年时获得随访MRI。如果10年扫描的发现正常,则只有在临床情况需要时才可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如果脂肪用于清除手术部位,则需采用脂肪控制技术进行术后MRI扫描。

  听神经瘤治疗上的争议:在放射治疗方案的长期结果明确之前,立体定向放射和外科手术的相对作用仍有争议。

还有疑问?咨询医学顾问点击即可电话沟通

了解更多教授相关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INC官方公众号请点击【INC国际神经科学】到微信上搜索并关注。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以及疑难病例协调等工作。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