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胶质瘤严重吗?我国脑胶质瘤年发病率为 5-8/10 万,5年病率在全身肿瘤中仅次于胰腺癌和肺癌,难治程度可见一斑。手术全切作为其一线治疗手段,可为延长患者生存期和后续治疗打下良好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恶性度较高的颅脑肿瘤,即便手术不能全切除肿瘤,而是做了肿瘤的大部分切除,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生存率,好转预后。
术前准备
胶质瘤的治疗始于手术,目的是建立病理诊断和尽可能顺利切除更多肿瘤。术前医疗管理和术前计划是确定手术顺利的关键步骤。术前常使用皮质类固醇来减轻肿块效应和瘤周血管源性水肿的症状。出现癫痫发作的患者应服用抗惊厥药。然而,除了少数例外,有限的数据表明预防性使用抗惊厥药物可以降低内源性脑瘤患者新发癫痫发作的风险。
胶质瘤患者的术前临床评估应包括基线运动、语言和神经认知评估。FLAIR和钆增强MRI扫描是制定术前计划的必备环节,其可提供有关肿瘤位置、血管分布、肿块效应、瘤周水肿和接近潜在功能重要区域的有价值信息。此外,弥散张量成像(DTI)或fMRI被用于更好地理解胶质瘤与功能性组织的关系。基于任务的功能磁共振成像使用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识别皮层和皮层下激活区域,以创建手术走廊或计划切除,更大限度地降低对周围结构的风险。灌注MRI可用于评估肿瘤血管密度和内皮通透性。同样,DTI纤维束造影可绘制出胶质瘤周围的皮层下白质束(包括皮质脊髓束、上纵束、弓束、钩束、内额眶束),通常用于手术前和手术期间的规划(功能性神经导航)。
术后问题
更大顺利切除低度和高度胶质瘤的目标是在切除肿瘤与保留语言、运动和认知功能之间取得平衡。维持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并对生存产生影响。术中造影等技术与较少的神经缺损和更大范围的切除有关。神经胶质瘤手术后,非语言高级认知功能的保存已被证明是困难的。工作记忆、注意力和执行功能影响生活质量,并受到肿瘤、手术和放化疗的影响。据估计,92%的胶质瘤患者报告术后出现认知或情绪障碍,55%的患者至少有短暂的认知障碍,主要包括执行功能、记忆和选择性注意力。但选择更为的主刀医生可以避免这一问题,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WANG)的专家成员巴特朗菲教授便是这样一位教科书级别的神外教授,很多患者可在术后二天自主呼吸,术后几日后甚至自行持筷用餐、下地走路。在疫情期间,国内患者可咨询INC国际专家远程视频咨询,还可以出国接受教授主刀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