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脑胶质瘤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栏目:脑胶质瘤|发布时间:2023-01-16 22:27:02 |阅读: |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一种星形细胞胶质瘤,具有大的多形性和多核细胞、梭形和脂质化细胞、致密的细胞周围网状蛋白和大量嗜酸性颗粒小体。其肿瘤细胞是肿瘤性星形细胞,但通常有神经元分化。核分裂活性低(<5个核分裂象/10HPF)。BRAF V600E突变很常见。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少见(占全部星形细胞肿瘤的<1%),好发于儿童和年轻人,诊断时患者中位年龄为22岁。肿瘤典型地位于大脑半球的表面,较常见于颞叶,累及邻近的软脑膜并形成囊肿。与弥漫浸润性星形细胞瘤相比,其预后相对较好,5年没有复发率为70.9%,总生存率为90.4%。
 
  【分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在组织学上相当于WHO II级。
 
  【流行病学】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是一种少见的脑肿瘤,占全部原发性脑肿瘤的1%以下。美国(CBTRUS)中央脑瘤登记处发布的2014年统计报告将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列为“独特的星形细胞瘤变异体”,报告的年发病率为0.3例/10万人。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通常发生于儿童和年轻人,平均和中位患者年龄分别为25.9岁和22岁,但也有报道发生在老年患者中,包括70~80岁的患者。没有性别差异。
 
  【部位】累及软脑膜和大脑(脑膜)的浅表部位是这种肿瘤的特征。大约大概率的病例发生在幕上,较常见于颞叶。还报道了涉及小脑和脊髓的病例,并且报道了两例儿童视网膜原发性多形性黄色瘤型星形细胞瘤。
 
  【临床特征】由于病灶位于大脑表面,许多患者有相当长的癫痫发作史。小脑和脊髓病例的症状反映了这些受累部位。
 
  【影像学】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通常是幕上肿块,位于周围,常为囊性,累及皮质和上覆软脑膜。CT和MRI扫描显示肿瘤肿块和/或囊肿。在CT上,肿瘤的表现是多样的(低密度、高密度或混合),伴有强烈的,有时不均匀的对比增强。肿瘤囊肿密度低。在MRI上,肿瘤的实性部分在T1加权图像上呈低信号或与灰质等信号,在T2加权和FLAIR图像上呈高信号或混合信号,而囊性部分与脑脊液等信号。对比后增强中等或强烈。由于肿瘤生长缓慢,病灶周围水肿通常不明显。
 
  【肉眼检查】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通常是延伸至软脑膜的浅表性肿瘤。可伴有囊肿,有时在囊肿壁内形成壁结节。侵犯硬脑膜、主要为外生生长、多灶性和软脑膜播散等特征是例外。
 
  【组织学表现】形容词“多形性”是指肿瘤的不同组织学外观,其中梭形细胞与单核或多核巨星形细胞混合,其细胞核在大小和染色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核内包涵体常见,核仁明显。在部分病例中,肿瘤性星形细胞紧密排列,形成所谓的上皮样结构。在其他病例中,会遇到梭形细胞片状分布。术语“黄色星形细胞瘤”是指存在具有细胞内脂质积聚的大的、通常为多核的黄色瘤细胞。这通常是以液滴形式出现,液滴通常占据细胞体的大部分,将细胞质细胞器和神经胶质丝推向外围。这一特征通常使星形细胞特征易于被HE或GFAP染色识别。嗜酸性颗粒小体几乎总是可见。小淋巴细胞局灶聚集,可伴有浆细胞。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三个组织学特征是存在网织蛋白纤维,银染较能观察到网织蛋白纤维。单个肿瘤细胞可能被基底膜包围,基底膜也对网织蛋白呈阳性染色。根据定义,核分裂象<5个/10HPF。在缺乏活跃的核分裂情况下,WHO II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很少出现坏死,但坏死本身不足以达到WHO III级(见间变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免疫表型】多数肿瘤表达GFAP和S100蛋白,神经元标记物(包括Syn、NF、III类β-微管蛋白和MAP2)表达不一。CD34常阳性表达。BRAF V600E突变者可使用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在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中经常观察到V600E突变BRAF表达和CDKN2A表达缺失(继发于CDKN2A纯合缺失)的免疫表型。在大多数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中,核分裂象很少或不存在,Ki-67增殖指数通常小于1%。
 
   
  【鉴别诊断】由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通常包括弥漫性浸润的非多形性成分,因此需要和弥漫性星形细胞瘤进行鉴别。除了存在组织学上更典型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成分外,BRAF V600E突变和缺乏IDH突变的组合支持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不常见的是,节细胞胶质瘤可出现类似于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胶质成分;报道了少见的以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和节细胞胶质瘤为特征的复合肿瘤病例,其中两种肿瘤成分共存,少量组织相互交织。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显示嗜酸性颗粒小体和梭形细胞的区域可能使人联想到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但在没有BRAF易位或其他导致MAPK激活的遗传学改变的情况下,组织学更典型的区域支持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诊断。也需要和间叶性肿瘤进行鉴别,但这种考虑通常被明确的肿瘤(非反应性)细胞中的GFAP阳性所否定,值得注意的是,在小样本中GFAP阳性可能是局灶性表达甚至阴性。
 
  【细胞起源】正如Kepes、Rubinstein和Eng在1979年较初提出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起源于软膜下星形胶质细胞。这一假说可以解释大多数病例的表面位置,并得到多形性黄色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软膜下星形胶质细胞和肿瘤细胞共有的超微结构特征的支持,特别是单个细胞周围存在基底层。然而,神经元标记物和CD34在许多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以及偶尔与皮质发育不良的关联,表明更复杂的组织发生,可能起源于多能神经外胚层前体细胞或先前存在的错构瘤病变。
 
  【遗传表达谱】可有复杂的核型包括3号和7号染色体增加以及1号染色体长臂的改变,但这些异常并不特异。约50%的患者存在9号染色体缺失。约60%的患者存在CDKN2A/CDKN2B基因位点的纯合子9p21.3缺失,可用免疫组化检测CDKN2A蛋白表达缺失证实。大约50~78%的病例发生BRAF点突变,大多数是V600E类型,只有一个例外情况。然而,BRAF V600E突变并不是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特异性突变,在其他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是节细胞胶质瘤和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中也有这种突变。BRAF突变的发生似乎与间变的组织学特征无关。BRAF基因融合少见(有TMEM106B-BRAF基因融合的报道)。约6%患者存在TP53基因突变,与间变性的组织学特征无关。通过测序或R132H突变IDH1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未检测到IDH11突变。这些发现从分子上区分了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和弥漫性浸润性脑星形细胞瘤。
 
  【预后和评估因素】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的预后相对较好。在74例回顾性研究中,54例WHO II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患者的平均5年没有复发生存率为70.9%,5年总生存率为90.4%。切除范围被证实是复发较重要的评估因素。在肿瘤核分裂活性低的患者中(如<5个/10HPF),估计没有复发生存率为73.7%,儿童(73.5%)和成人患者(74.4%)相似。估计这些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89.4%,儿童(92.9%)和成人(86.8%)的5年总生存率相似。BRAF V600E突变在WHO II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中比在间变性(WHO III级)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中更常见。儿童肿瘤和成人肿瘤之间BRAF V600E突变状态无差异。目前尚不清楚BRAF V600E突变的存在是否具有预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