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脑瘤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脊髓肿瘤 >

脊髓长肿瘤严重吗?不同类型的脊髓肿瘤怎么治?

栏目:脊髓肿瘤|发布时间:2022-05-03 21:09:17 |阅读: |
  脊髓长肿瘤严重吗?脊髓髓内肿瘤较少见,约占全部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4%,占椎管内肿瘤的15%~20%。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及神经电生理技术的发展,脊髓髓内肿瘤的治疗理念及手术技巧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
 
  胶质瘤是髓内肿瘤的主要类型,病理分级多为WHOⅠ~Ⅱ级,主要为星形细胞瘤,其次为室管膜瘤。目前使用较多的脊髓功能McCormick分级不能反映出髓内肿瘤患者神经根性疼痛及括约肌功能障碍,而最新的卡氏评分能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状态。
 
  脊髓髓内肿瘤的手术目的为解除脊髓压迫和改善神经功能,故在不损伤脊髓功能的前提下应尽量全切除肿瘤。研究表明,脊髓髓内肿瘤的预后取决于肿瘤的性质、术前患者的脊髓功能和医师的手术技巧,而与髓内肿瘤的长度无明显相关性。因此,了解不同病理类型髓内肿瘤的临床特点,在术中神经电生理辅助下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手术策略可有效提高手术安全性及临床预后。
 
  脊髓室管膜瘤起源于脊髓中央管的室管膜细胞,是一种恶性程度较低的胶质瘤,可累及多个脊髓节段,有时会形成比较完整的假性包膜,术中可沿肿瘤上极或下极边界逐步剥离,一般出血较少,小的渗血可用棉块压迫。因此,术中应选取脊髓最薄弱及乏血管区切开脊髓,不应严格从后正中沟切开,同时术中应以纵向分离为主,尽量避免横向操作。室管膜瘤的上下极多伴有坏死囊变,当术中探查到肿瘤囊变区域时可以作为切除范围的标志,避免过度牵拉探查造成脊髓损伤。肿瘤切除后应缝合蛛网膜,避免脊髓与硬脊膜粘连。
 
  脊髓星形细胞瘤起源于脊髓白质的星形细胞,肿瘤生长缓慢。由于病程较长及早期症状多不明显,患者就诊时往往累及多个节段。术中可见肿瘤在脊髓内沿纵轴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脊髓无明显边界,多数病例仅能部分切除及行椎板减压。因此,对于髓内星形细胞瘤手术的目的为解除脊髓压迫,保护脊髓现有功能,同时明确病理性质,为后期的放疗及化疗提供依据。术中不应片面追求肿瘤全切,切除向脊髓腹侧生长的瘤体时,应避免损伤脊髓前动脉及分支,胸段髓内星形细胞瘤患者术后脊髓功能常有减退,可能与此节段脊髓血液供应相对匮乏相关,应引起重视。
 
  血管母细胞瘤及血管瘤均有一支或多支供血动脉,在暴露过程中应先仔细探查。如果肿瘤体积较大,可以在肿瘤一端切开脊髓来扩大视野及操作范围,不能从瘤内切除,只能电灼肿瘤表面,缩小体积后逐步分离肿瘤边界。此类肿瘤不应残留或部分切除,避免术后残腔出血加重病情。术前造影检查可明确肿瘤性质,判断供血动脉来源及走向,而栓塞治疗不能完全阻断脊髓内肿瘤血供,反而可引起脊髓缺血,影响手术效果及临床预后,应谨慎应用。
 
  髓内海绵状血管瘤比较少见,国内外报道不多。脊髓髓内海绵状血管瘤是由众多薄壁血管组成的异常血管团,易反复出血,因此临床上脊髓神经功能间歇性进行性恶化是本病的典型表现。术中可见肿瘤呈蓝紫色,肿瘤周边因反复出血存在明显的胶质瘢痕,肿瘤与胶质瘢痕间分界清楚,手术时需切开黄白色的胶质增生带,显露桑葚状的紫黑色肿瘤后再电凝皱缩肿瘤包膜,由于脊髓海绵状血管瘤为低压性血管畸形,故多可顺利游离并全切肿瘤,肿瘤周围的胶质增生带与邻近的脊髓组织间分界不清,分离肿瘤不能在其间进行,以免损伤脊髓组织。
 
  表皮样囊肿和皮样囊肿为先天性肿瘤,常发生在脊髓圆锥部,并可向上侵入脊髓内,肿瘤有完整包膜,包膜内有白色的豆腐渣样胆脂物质,术中应行囊内切,先切除髓外部分,再探查髓内肿瘤,同时应尽量清除囊内容物,并尽可能切除囊壁,对于脊髓或神经根粘连较紧的部分囊壁不宜勉强切除,可予以充分电灼,可有效降低肿瘤复发率。
 
  综上所述,针对不同病理类型髓内肿瘤采用不同的手术策略可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及临床预后。因此,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资料,分析病变的可能性质及术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对于多节段脊髓肿瘤椎板切除术后的脊柱生物力学问题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必要时行椎板固定成形术,术后早期康复治疗可辅助改善髓内肿瘤患者脊髓功能。

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国内脑瘤患者治疗新选择,足不出户听取世界神经外科大咖前沿诊疗意见不是梦。关注“INC国际神经科学”微信公众号查看脑瘤治疗前沿资讯,健康咨询热线400-029-0925,点击立即预约在线咨询直接预约INC国际教授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