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听神经瘤

听神经瘤还小可以不手术吗?手术、放疗、观察等待…大小不同、治疗有何不同?

栏目:听神经瘤|发布时间:2024-11-27 18:04:11 |阅读: |听神经瘤还小可以不手术吗

  两年前,20多岁的张同学体检时被偶然检查出听神经瘤,由于当时肿瘤较小且暂无症状,于是医生建议她保守治疗。

  但是,保守治疗有用吗?想到脑子里的听神经瘤随时可能长大,压迫到重要神经,造成无法想象的后果,她开始茶饭不思、焦虑不已……本应享受美好大学生活的她甚至一度抑郁,何以至此?

  同样是听神经瘤,30多岁的李女士却严重很多,不仅听力下降、耳背,而且还出现了头晕、面部麻木等症状,已经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想要手术切除肿瘤,却被告知术后面瘫的可能性很大,还有失去听力的风险;一旦接受放疗治疗,很可能就要面临无法根治的难题。手术还是放疗?李女士难以抉择。

  明明是“不致命”的良性肿瘤,为什么听神经瘤患者还是容易陷入不同的治疗困境中,小型听神经瘤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听神经瘤手术如何尽量保听保面?怎样才能吹散迷雾,找到正确的治疗方向?

  INC接触过不少听神经瘤患者,他们普遍分为两类:一类是检查出听神经瘤但是症状较轻,患者纠结是否有必要通过手术切除肿瘤,担心术后情况相较术前更差;一类则是病情发展快、症状严重,患者已经出现了面瘫、听力下降等典型症状,担心术后面瘫加重无法恢复。为什么同为听神经瘤,临床症状和治疗选择却存在如此大的区别呢?这与听神经瘤的肿瘤特性有关。

  听神经瘤大小和治疗策略有关吗?治疗策略该如何选择?

听神经瘤大小和治疗策略有关吗?治疗策略该如何选择?

  听神经瘤是一种良性肿瘤,起源于听神经,在面神经、脑干、小脑形成的间隙中生长,常常于体检中偶然发现,或以听力下降、耳鸣为首发症状,随着瘤体的长大,逐渐压迫到周围重要结构,包括听神经、面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后组颅神经、小脑、脑干等。

  肿瘤大小和发展阶段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同样也需要不同的应对策略。德国INI主席Samii教授提出Hannover分型,根据肿瘤在CPA区占位的扩张程度,分为4个生长期。

  一期:内听道期。肿瘤局限于内听道内,仅有听神经受损表现,除耳鸣、听力减退、眩晕和眼球震颤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二期:脑池期。肿瘤进入桥小脑角区,但是未接触脑干,主要症状为听神经受损症状。

  三期:脑干受压期。肿瘤开始接触脑干,但未产生明显的压迫症状,但是由于压迫到邻近神经(如:三叉神经、面神经、后组颅神经),开始出现面瘫、面部疼痛麻木、共济失调、步态不稳等症状。

  四期:脑干及脑室受压期。肿瘤使脑干明显移位,脑干受损明显,产生行走不稳和头痛等症状,压迫严重时可能出现言语障碍和吞咽困难,甚至产生意识障碍,如淡漠、嗜睡、痴呆甚至昏迷。

  肿瘤大小和发展阶段会导致不同的症状,从治疗策略上来说,手术是已出现症状的听神经瘤治疗的首要标准。然而,针对大于3cm的大型肿瘤,无论患者是否伴有脑干压迫、脑积水、三叉神经痛等症状,都应该选择手术切除。如果肿瘤为内听道型听神经瘤,或病情复杂无手术条件时,则可考虑放疗。

听神经瘤大小和治疗策略有关吗?治疗策略该如何选择?

听神经瘤大小和治疗策略有关吗?治疗策略该如何选择?

  而另一类术前症状较重的患者,多处于脑干及脑室受压期,且肿瘤大于3cm。这类患者无论是否伴有脑干压迫、脑积水、三叉神经痛,都应该首先考虑手术切除。如无手术条件,再考虑放疗。

听神经瘤大小和治疗策略有关吗?治疗策略该如何选择?

  需要注意的是,放疗不仅可能无法根治肿瘤,还容易导致正常神经损伤,并且容易复发,复发后则需要再次放疗或手术。一般来说,听神经瘤只有手术才可能达到临床“治愈”,因此想要较大程度切除肿瘤,保留面神经功能和剩余听力,减少复发率,仍需谨慎选择,尽量找到合适的医生进行手术。

  听神经瘤治疗理念先于手术,需要在保面、保听的先行理念下谨慎进行手术切除。放眼全球,国外的诊疗早已将“尽可能全切”、“不面瘫”、“保留听力”三要素作为听神经瘤手术成功的标准,功能保留逐渐成为治疗的首要目标。

  清晰的治疗思路格外重要。开头提到的李女士在明确自己的听神经瘤必须切除后,坚定“手术要么不做,做就要做好”,最终,她多方咨询后找到德国巴特朗菲教授。

  教授在认真评估后回复,手术将以全切作为主要目标,且风险较低。得到明确回复的李女士坚定赴德进行手术。幸运的是,手术顺利全切,李女士的面神经和剩余听力被完整保留,没有出现面瘫等症状,术后康复出院时身体状态恢复良好。

  听神经瘤治疗成功案例

  面瘫、耳聋如同听瘤“魔咒”

  手术全切最终保听、保面

  患者情况:三十多岁的李女士因右耳听力下降、耳闷,后来又出现舌部麻木、面部麻木、视力下降等症状就医检查,医院检查发现患上听神经瘤,脑干受压迫,四脑室变形,增强扫描显示明显强化。医生建议手术,但是术后面瘫、听力下降的风险较大。

  为了达到良好的手术效果,李女士坚持要找到更好的治疗方案。最后,她联系到巴教授进行国际远程咨询。巴教授仔细分析李女士的病情后表示,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且出现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较低。

  考虑到手术时机不容拖延,李女士很快就决定远赴德国找巴教授手术。巴教授针对肿瘤的具体位置、形态特点,采用适合患者情况的个体化手术入路,术中使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和MRI辅助,确保神经功能、重要脑组织不受损伤,最终,手术在显微镜下完成,并确认肿瘤全部切除。

听神经瘤治疗成功案例

  术后当天,李女士拔除气管插管,可完全自主呼吸。术后复查CT正常,无脑出血等并发症,后转至普通病房继续康复治疗。术后康复出院回国时身体状态恢复良好。术后3个月随访,李女士已恢复良好,事业心很重的她,已经有上班的打算了。

  中小型听神经瘤治疗策略:观察、手术还是放疗?

  目前中小型听神经瘤治疗策略主要有3种,包括随访观察、手术和放射治疗。过去20年接受立体定向治疗(stereotactic radiation therapy,SRT)者逐渐增加,接受手术者逐渐减少。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几种聚焦束SRT包括伽马刀(Gammaknife,GK)、赛博刀(CyberKnife,CK)诺力刀和质子刀已应用于控制听神经瘤生长。随着计算机技术进步和更精确靶向定位,SRT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听神经瘤。

  尽管具有上述优势,但仍有少数听神经瘤患者放疗后再增长,如何治疗这些患者目前仍有争议。尽管再次放疗可能会增加不良风险且再次失败,但仍有些患者接受两次或多次放射治疗。另一方面,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听神经瘤手术结果逐步提高。2016年相关报道对放疗失败者进行手术干预,74例SRT失败者予以挽救性手术,发现术后并发症风险显著增加。听神经瘤放疗失败后再手术,手术风险大吗?

  国际权威期刊《Neurosurgical Review》发布一则研究报道《Surgical management of vestibular schwannomas after failed radiation treatment》,报道回顾性分析了19年(1995-2013年)期间在某机构接受SRT治疗后出现再生的VS患者。研究的目的是记录SRT后肿瘤再生长或恶化或首次出现症状的发生率,并讨论SRT失败的患者与手术治疗SRT失败的连续39例患者的手术策略。

  评估临床症状、术中发现和手术结果发现,92.3%的患者在SRT后表现出稳定的肿瘤生长。5.1%肿块轻微变大的患者因出现无法忍受的面部疼痛而接受了手术切除。其中SRT之后恶化或新出现的症状有耳聋(41%)、头晕(35.9%)、面部麻木(25.6%)、耳鸣(20.5%)、面神经麻痹(7.7%)和面部疼痛(7.7%)。术中所见证实了肿瘤块的纤维性改变、囊肿形成和肿瘤包膜的棕黄色或紫色变色。69.2%的肿瘤包膜与颅神经、血管和脑干发生严重粘连。

  此外,在这部分病例中,面部神经更加脆弱。33.3%的患者达到了全切除(GTR),35.9%的患者达到了近全切除(NTR),30.8%的患者达到了次全切除(STR)。术后19.4%的患者出现新的面神经麻痹。研究结果表明,SRT失败的VS患者,无论是肿瘤进展还是临床症状恶化,其与神经血管结构的粘连率都会增加,并可能出现放射影响的神经乳头瘤。放射治疗失败的肿瘤的挽救手术更加困难,并且具有更高的术后并发症风险。在再次根治性全切除术存在不可行的情况下,需要考虑保守性次全切除术,以避免新的神经功能缺损。

  听神经瘤如何全切肿瘤,保住“颜值”避免面瘫?

  部分听神经瘤患者的面神经因受到肿瘤挤压、推挤,形态及位置发生改变,术前就会产生面瘫问题,而更多患者可能是由于术中伤及面神经而导致面瘫,且难以恢复。

  另外肿瘤切除程度是影响听神经瘤术后面瘫发生概率的重要因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尽量全切听神经瘤且避免术中造成的面神经损伤呢?

  INC巴教授听神经瘤手术如何避免面瘫

  先进的手术理念

  自然间隙微创手术:巴教授善于用无热能、钝性工具,如显微镊、神经剥离弯钩等去钝性分离肿瘤薄膜及瘤外正常组织和神经结构。显微CUSA无牵拉的瘤内减压、切瘤,再慢慢把这包膜剥掉,尽量从脑组织的自然缝隙通道中,把瘤子从一众神经血管丛林中分、剥、切出来,并且很好地利用“半坐位手术体位”、“打水Irrigation”等操作,避免手术中各种器械来回折腾、热损伤、操作物理损伤等。“打水Irrigation”充分发挥了水和重力的物理原理,让水的重量产生恰到好处的力去分离组织,利用体位优势让术野积水积血自然流出等,尽量做到“不出血、不碰神经、不电凝肿瘤、不电凝血管神经”。

  显微CUSA刀手术理念:全球只有少数医者能很好地使用显微CUSA刀(超声刀)进行无损伤、无牵拉式地切除听神经瘤,这要求手术医师对其有良好的控制能力,不误伤神经血管。高程度保留面神经、耳蜗神经,实现术后面神经功能正常、听力保留的手术结果。

  内听道磨除术及修补术:术中充分磨开内听道,暴露面神经与肿瘤的关系,是肿瘤全切和保护面神经功能的基础。磨除程度以能全切除内听道内肿瘤为宜,不可过度磨除,避免损伤神经、颈静脉球等,增加手术风险。

  膜内肿瘤切除术:由于听神经瘤为蛛网膜内位的结构,面神经、前庭蜗神经位于肿瘤与蛛网膜之间,因此,为了保留面、前庭蜗神经的功能,需进行膜内切除,采用锐性的剪除面、前庭蜗神经的表面肿瘤。对于保护脑干表面的引流、供应血管及其功能十分重要。

听神经瘤治疗

  面神经电生理监测的重要性

  听神经瘤术中应全程予以面神经电生理监测,其意义包括:

  (1)对面神经的早期定位和精准识别。

  (2)肿瘤分离过程中实时预警面神经损伤。

  (3)肿瘤切除术后对面神经功能的评估及对术后面瘫的预判。

  以下情况通常预示术后面神经功能良好:

  (1)<0.05~1mA或0.1V的刺激强度在面神经近端能诱发出EMG反应。

  (2)刺激面神经近端诱发的EMG波幅>1000μV。

  (3)用同一强度刺激面神经近端所诱发的EMG波幅,术后较术前下降的幅度<50%。

  (4)肿瘤切除术后分别刺激面神经近端和远端,其波幅比值>2/3。

  上文中的李女士之所以术后恢复较快,离不开巴教授术前精确的诊断、术中合适的手术入路方案和精湛的手术技术、手术团队的高水平和高配合度、精尖的术中辅助设备,以及术后专业的治疗康复。

  一台完美的手术结束后,并不意味着治疗的结束,围手术期更为重要。术后通过积极的面神经康复功能锻炼,能助力患者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听神经瘤手术治疗总结

  听神经瘤本身为良性,但容易出现治疗不彻底、反复复发及耳聋、面瘫、甚至瘫痪等情况,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在手术治疗过程中,听神经、面神经功能的保留不仅依赖于医生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与神经电生理监测团队的良好配合,还依赖于对不同程度面神经损伤后的正确处理。

  然而,目前有相当比例的听神经瘤手术团队缺乏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主要依赖于手术医生的经验,且出现面神经损伤后也缺乏科学合理的修复技术。这导致听神经瘤患者术后发生听力下降、面瘫的概率较高。因此,如果经济条件允许,有较高的生活质量要求,想获得更好的预后效果,建议患者寻找有成功手术经验的医生、有先进医疗设备的医院进行听神经瘤手术。

  一般来说,听神经瘤一旦出现了症状,就需要尽早做核磁明确肿瘤大小、位置及分型,及时制定治疗策略,切忌“等一等”的拖延心态和“等不了”的病急乱投医心态。

  等,可能把肿瘤等大,出现更严重的症状,手术难度升级;急,也可能选择不谨慎而导致手术失败,术后情况更差。谨记“尽可能全切”、“不面瘫”、“保留听力”的三大原则,在能力范围内争取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