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什么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畸形)是一种占位性病变,可发生于脑的任何部位,也可以发生于脊髓中。其主要危害是反复出血,一般是少量、缓慢出血。但当病变位于脑干、脊髓、中脑、丘脑基底节等大脑关键部位,出血则会造成严重后果,一开始出血后往往反复出血的几率也随之升高。如果不进行手术治疗,轻则造成大脑损伤出现偏瘫、癫痫等症,重则甚至可危及生命。
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应以完全切除病灶、防止出血和再次出血并尽量减少对正常脑干实质的损伤为目的,完整切除可达到治愈效果,患者可恢复正常工作生活。
脑海绵状血管瘤是什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吗?
海绵状血管瘤在人群中少见,脑干的海绵状血管瘤,很多病人甚至因为病变在脑干未敢于做病理活检或手术而得不到诊断,大多数医生面对脑干海绵状血管瘤都是望而却步,即便手术往往也容易残留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卧床不起甚至生病危险。在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成功手术病例上,当属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之德国INI巴特朗菲教授,单单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就有手术约300例,对于发病率低、手术风险较大的脑干海绵状血管瘤这是难得的。除了手术,其和他的研究团队更是专注于海绵状血管瘤的RNA基础研究等,发表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文章。
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的年风险约占人均/年的3.8-6%,并显示出人均/年的30%至60%的再出血率。持续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与复发性出血的数量相关,并且出血事件往往在逐渐缩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出血可能导致20%的病例致命。神经功能缺损在很大水平上取决于病变的位置,并且差异很大,包括各种程度的核间性眼肌麻痹,偏瘫加重,面部或外展性轻瘫,凝视麻痹,面部,躯干和四肢麻木,吞咽困难,构音困难和步态共济失调等等。临床症状通常会在数小时或数天内以亚急性的方式出现,多数情况下,使用地塞米松进行临时治疗可避免脑干恶性肿胀和继发问题。少出现意识丧失或呼吸障碍的急性事件。
脑海绵状血管瘤有什么治疗方法吗?
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放射疗法尚未被证明是合适的。决定手术是基于接近病变的风险。例如,有症状的病变靠近大脑表面的“非深入”区域--与运动功能、语言、视觉、听觉、记忆和学习无关--很可能被切除。
另一方面,位于大脑深部区域的病变与较高的手术风险相关,而且在病变多次出血之前通常不适合手术。药物通常可以减轻一般症状,如头痛、背痛和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