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国内神经外科医生)正好也是在德国跟过巴教授,我从他的分析和沟通过程中,包括结合巴教授的回复,我就决定了这个事情。所以,按教授的原话来说,按照我的想象和计划也在的预期当中。甚至很多方面超出我的预期,坦言的讲,是这样。我之前找的主刀医生也都......但教授明确的告诉你较大的风险在于四肢瘫痪,同时他明确的告知全瘫痪的风险是1%。我觉得还是挺诧异的,也挺高兴的。我们也没有用呼吸机。巴教授给我儿子的这个手术的过程,我是对其认可的!当你决定做这个手术的时候,你给予巴教授本身,给予这个团队充分的信任。王教授他们的团队(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他们有较强的求知欲,因为他们想突破,他们想做到较好!在整个手术过程当中,他们已经体现了较强的性,包括一些细节上面的,也印证了他们的性!”
——睿睿爸爸
睿睿的治疗故事
14岁的睿睿2016年底偶发左手抓握力弱,2017年初查出神经节细胞瘤;医生表示肿瘤生长缓慢,无法全切,还会复发,故保守观察。后两年病灶缓慢增大,运动能力减弱。2021年底,双侧肢体无力加重,左侧更明显。
2022年睿睿再次就医检查,MRI显示桥脑+左侧小脑+颈3以上不规则信号,然而由于肿瘤位于脑干延申至脊髓,肿瘤占位大小33*42*94mm。在国内某医院做了一开始开颅手术,虽仍有残留,但手术取得完整病理,肿瘤导致的病情有适当好转,为后续手术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争取了时间……
2022年巴教授中国疑难示范手术期间,睿睿父母咨询巴教授能否为孩子顺利手术,“我之前找的主刀医生也都......但教授明确的告诉你较大的风险在于四肢瘫痪,同时他明确的告知全瘫痪的风险是1%。”
2022年11月16日,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巴教授为睿睿进行了手术,全程呼吸、心跳平稳,手术顺利,无新发后遗症。术后2天转出ICU,巴教授查房时,叮嘱患者家属要多多给患者按摩,要用上按摩肌肉棒。而巴教授亲切的中文问候,也得到了睿睿妈妈的夸赞:“教授您中文很好唉!”
术后11天,巴教授查房时,睿睿已经可以在父母的搀扶下站起来。当教授询问睿睿,“吞咽怎么样?”时,睿睿也能够亲自回答“可以……”!看到孩子睿睿的这么好,巴教授不由得竖起大拇指点赞“Very G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