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脑肿瘤的治疗以“一次手术全切”为主,而后根据病情辅以术后放化疗或一些前沿新疗法。为什么要强调“一次手术全切”?脑瘤未全切会怎样?18岁少年小杰(化名)的波折治疗经历或许能让大家找到答案。
如果没有病魔,他将是一个阳光的青春男孩。谁也不曾知道,他脑袋里的“颅咽管瘤”与他纠缠了有15年之久……
早在2005年,小杰因癫痫发作就医而后被确诊为“颅咽管瘤”,这是一种以“高复发率、生存质量底下及长期生存率低”而著称的、少数的被冠以恶性结果的良性脑肿瘤。
这一年,小杰进行了一开始国内手术,但术后右眼只能对光做出反应,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但一年半后又复发了,后二次手术但两年后又发作,这一次进行了伽马刀治疗,其后每半年进行一次MRI检查,直到2017年。
由于之前的治疗,小杰的身高发育受到影响,10岁时才有1.2米高,后医生决定使用生长激素帮助成长。可怕的是,病魔再一次袭来,遂进行三次手术,但2019年复查MRI时,他的颅咽管瘤还是又局部复发了。
归结小杰脑肿瘤反复发作的原因,手术的不完全、未全切是较大的关键。有论文研究显示,颅咽管瘤作为较易复发的脑肿瘤之一,如果手术能够全切,那么5年复发率将会越来越低,但是未能全部切除+放疗,五年后的复发率越来越高。颅咽管瘤的治疗,要全部和顺利的切除肿瘤是较重要的,同时需保留神经垂体,保障患者正常的发育生长。
脑瘤“复发”魔咒怎么破?
小杰的脑瘤复发噩梦如何终结?颅咽管瘤到底能不能全切?小杰还能恢复正常的生长发育吗?带着种种疑问,小杰的父母决定远程咨询国际上的颅底肿瘤手术教授——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的德国专家Helmut Bertalanffy(巴特朗菲)教授,这位被人尊称为“巴教授”的专家表示采用术中核磁共振成像,肿瘤可以达到接近全切的全切,手术的目的是去除该区域全部可见的肿瘤部分,术中可能出现血管损伤风险,但这可控制在2-3%范围内。术后可辅助质子治疗控制复发,精确的内分泌管理也是必要的。手术怕了的小杰父母,如此振奋人心的回复让一家人下定了决心找巴教授主刀手术。
(INC巴特朗菲教授远程咨询回复)
2020年2月,小杰一家人飞赴德国INI国际神经学研究所接受手术治疗,很快,巴特朗菲教授在INI的术中磁共振复合手术室为他顺利进行了手术,肿瘤得到了全切。术后二天他就出了ICU,左眼视力没有受到新的损伤。而且人是完全清醒状态,能够对答如流。
(小杰的术前术后MRI对比,红色为术前肿瘤位置,绿色为术后切除效果)
术后近半年复查MRI发现,并无肿瘤进展及复发迹象。
(INC巴特朗菲教授术后近半年的随访回复)
巴特朗菲教授所在的INC旗下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orld Advisory Neurosurgical Group,WANG)是由国际各发达国家神经外科宗师联合组成的教授集团,成员教授大多为国际神经外科各的奠基者、开拓者,他们在各自领域对国际神经外科做出过较大贡献,且其手术技术和能力在神经外科界有着难以替代的地位。若想寻求脑瘤全切,获得更高术后生活质量及更长生存期,可请国际上神经外科专家评估手术方案、术中风险等。拨打400-029-0925或扫码添加INC医学顾问微信可咨询INC国际教授远程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