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INC——
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脊索瘤

颅内脊索瘤如何治疗?神经内镜手术应用进展

栏目:脊索瘤|发布时间:2019-08-27 17:38:50 |阅读: |
  颅内脊索瘤如何治疗?颅内脊索瘤就是指发生在脑内的颅内脊索瘤,是颅内少见的的一种损害性肿瘤,深在于颅底部位,也是难以治疗的脑肿瘤之一。1857年由Virchow首先记载脊索瘤,1858年Muller指出颅内脊索瘤与胚胎脊索残留组织有关。脊索瘤基金会(ChordomaFoundation,CF)共识中提到,30%~40%的颅内脊索瘤患者可发生转移,在疾病晚期;且转移多在肿瘤局部复发后发生。有学者报道转移发生率为5%-43%。一项对198例颅内脊索瘤患者的影像学研究发现其转移率高达24.7%(49/198)。
 
  颅内脊索瘤如何治疗?正是由于颅内脊索瘤解剖位置深在和其转移性,让颅内脊索瘤一直难以手术,手术后的生存率也不高。在1958年至1988年期间,Watkins等人手术的38名颅内脊索瘤患者中,患者大多数在手术后5年内死亡,少部分具有几乎正常的预期寿命。颅内脊索瘤手术在Forsyth等人术后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51%和35%,无病生存率分别为33%和24%,Carpentier等发现原发手术病例(5岁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0%和65%)与复发肿瘤(分别为50%和0%)之间有显着性差异(分别为50%和0%)。
 
  颅内脊索瘤如何治疗?传统开颅手术的低生存率和率,一直困扰着进行手术的医生和接受手术的患者,神经内镜经鼻手术的问世改变了这一困境。神经内镜是现代科学技术带给神经外科医生的一双“慧眼”,手术在内镜监视下进行操作,细致,创伤轻,疗效好。神经内镜技术应用前景广阔、是神经外科中蓬勃发展的新领。Jankowski等在1992年一次报道了利用内镜进行经鼻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成功案例;随后这种新兴的手术方法被国内外学者不断报道,经蝶窦入路这一手术方法重新被人们普遍接受和重视,围手术期抗生素及激素替代治疗好转了患者的预后。而影像学技术的发展,为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提供了方便。神经内镜的出现使得这一手术入路的优点更加突出,包括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手术器械的不断改进,是内镜器械的研发,在颅内脊索瘤手术中,完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作为治疗颅内脊索瘤的优选治疗方式。
 
  为了从让手术并发症更好,更好的入路切除颅内脊索瘤,Cavallo等利用内镜下颅底解剖知识的发展,根据其解剖可行性,创建了双侧鼻孔扩大经鼻蝶入路。Das等将经鼻蝶手术扩展到前颅底、蝶鞍上及鞍旁、斜坡、海绵窦等区域,完成了颅内脊索瘤等切除。Jho等发现利用内镜经鼻蝶入路与显微镜切除颅内脊索瘤等相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如婴幼儿及老年患者,由于内镜手术微创的优势,患者术后,出现头痛、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的几率较小。
 
  神经内镜技术虽然很前沿,但是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神经内镜问世一百多年,快速发展却仅仅只有近20年的时间,加上神经内镜手术医师成长需要漫长的过程,而且手术需要两个医生配合,加上患者鼻腔结构的复杂性及变异情况,使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效果存在的差异,患者术后往往会出现嗅觉消失、鼻腔出血等术后并发症。
 
  神经内镜手术“筷子手法”的问世,提高了手术的效率,确定了手术的顺利性。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影像诊断及辅助器械的发展,诸如神经导航系统、术中磁共振、术中多普勒超声、双较电凝等都运用于内镜相关手。这让神经内镜技术得以飞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各种脑肿瘤,特别是颅内脊索瘤,许多颅内脊索瘤患者在神经内镜手术下得以更好的生存期。但是操作难度大,需两个医生配合这个弊端一直没有好转,大大局限了手术的成功率。直到21世纪初,法国巴黎Lariboisière大学医院神经外科教授SebastienFroelich教授,经过对神经内镜技术的多年研究,发明出内镜手术“筷子手法”,一个人就可以操作神经内镜手术,这让颅内脊索瘤手术的效率大大提高,确定了手术的顺利性,降低了手术失误的风险。
 
 
  SebastienFroelich教授在国际神经外科医生中相当,在脑肿瘤手术方面具体惊人的造诣,擅长神经内镜手术切除颅内脊索瘤、颅咽管瘤等脑肿瘤,作为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旗下组织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WANG)成员,有时也会来国内进行学术交流,每次来国内时,学术交流完毕,在INC还亲自为国内神经外科病人分析病情,提供国际前沿治疗方案,想要SebastienFroelich教授亲自手术,也可以直接向INC申请,INC将为您安排出国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