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
导航
出国看病咨询电话
联系顾问
INC——国内外神经外科学术交流平台
当前位置:INC > 神外资讯 > 神外疾病 > 脑动静脉畸形

INC之日本福岛孝德教授:复杂难治性脑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栏目:脑动静脉畸形|发布时间:2020-03-18 21:36:03 |阅读: 2676次|

  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的教授之一日本Takanori Fukushima(福岛孝德)教授是在颅底解剖领域享誉国际的专家,现任美国杜克大学神经外科、卡罗莱纳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在颅底动脉瘤以及神经外科手术和解剖培训领域享誉国际,在美国、日本、欧洲拥有“神之手”的美誉。

  福岛孝德教授于2019年11月来华参与INC国际神经外科顾问团二届年会期间,曾受邀在苏州大学附属一医院“2019姑苏神外沙龙”上发表学术讲演,题目为《不宜血管内治疗的复杂难治性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福岛孝德

  Fukushima教授指出,虽然血管内治疗动脉瘤已是趋势,但对于复杂难治性动脉瘤,支架辅助下弹簧圈血管内治疗动脉瘤,仍存在以下问题:此类患者,只有50%-80%能做到完全栓塞,故而动脉瘤的复发、破裂比例仍偏高;瘤颈处网孔:大部分不能内皮化,故而术后患者终生服用抗血小板药成了一个大的困扰;此外,对于复杂难治性动脉瘤,血管内治疗花费远比夹闭手术贵(在美国,约为:10万-50万美金)。因此,手术治疗复杂难治性动脉瘤不会过时。迄今为止,Fukushima教授完成了2400余台动脉瘤手术,其中20%(约500例)的病历为复杂难治性动脉瘤,其中海绵窦-海绵窦旁动脉瘤:240例;巨型动脉瘤(>2cm):220例;梭型动脉瘤:40例。

  Fukushima教授特别指出,在1980年,Dolenc教授提出的“Dolenc入路”--通过硬膜外入路进入颈内动脉海绵窦、眼动脉段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并介绍了海绵窦三角及Dolenc入路的显露过程:前内侧三角(Dolenc三角)、前外侧三角(Mullan三角);后内侧三角(Kawase三角);后外侧三角(Glasscock三角);Fukushima三角、Parkinson三角等等。随后展示了海绵窦区各种动脉瘤病例:有直接夹闭病例,也有通过各种搭桥治疗病例:C6-C3 BYPASS;EC-C2 BYPASS;EC-M2 BYPASS等。

  接着,Fukushima教授介绍了颅底Fukushima搭桥的进展:1986年完成了一例Fukushima海绵窦段搭桥(双侧C6-C3 high-flow bypass);1987年完成一例颞下搭桥(EC-C6 high-flow bypass)。并展示了Fukushima高流量颅底搭桥的高难度病例:Fukushima SB type4(EC-M2)、Fukushima SB type5(EC-P2)。

  较后,Fukushima教授表示:很多时候,手术中他往往站在一助的位置上,指导年轻医师手术,手把手教导,这样,年轻医师方能跑得更快,手术的技艺才能传承和发展。

还有疑问?咨询医学顾问点击即可电话沟通

了解更多教授相关信息及经典案例,可拨打官方电话或点击在线留言联系我们。
关注INC官方公众号请点击【INC国际神经科学】到微信上搜索并关注。
国际神经外科医生集团(INC),是一个专注于神经外科领域的专家学术交流的医生集团。坚持以严苛标准吸收及更替成员,囊括了神经外科各细分领域的临床手术巨匠,致力开展神经外科学术交流以及疑难病例协调等工作。

免费咨询INC顾问

(信息已加密)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姓名:
联系方式:
邮箱:
病情简介:
*留言提交成功后,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请留意接听【上海地区】的来电。
您可能更关心
相关真实案例
点击联系我们
关注INC国际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